可裴哥却依旧按兵不动,嘴里叼着烟,悠然自得地吐着一个个烟圈。那神态,那姿势,嚣张跋扈到了极点!仿佛这整个场面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他只是在等待一个最佳的时机,来展现自己的惊人之举。
杜婉玗同样静静地坐在那里,美眸清冷,淡定地注视着眼前的一切。她的表情如同千年不化的寒冰,让人难以捉摸她内心的真实想法。她似乎也在等待,等待一个能让她一鸣惊人的时刻,想必她是打算作为压轴,在关键时刻展现自己的宝物。
此时,现场的气氛愈发紧张而又充满期待。终于,有人按捺不住,开始行动了。最先朝着鉴宝台走去的是一位光头男子,我们暂且称之为秃子。只见他双手紧紧地握着一柄折扇,步伐略显急促,眼中透露出既紧张又期待的光芒。
在古玩的四大类别中,扇子归属于杂项这一类。折扇作为金陵的传统手工艺品,通常由竹、木、动物骨制成扇骨,韧纸或者绫绢做成扇面。使用时,须向四个方向撒开,形成半规形状,聚头散尾,宛如一朵盛开的花朵,充满了艺术的韵味和灵动的美感。
但秃子手中的这把扇子,却绝非普通的竹木骨扇。它在灯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耀眼的金光,仿佛拥有着神秘的力量,吸引着在场所有人的目光。
秃子小心翼翼地将金扇放置在鉴宝台上,他的双手微微颤抖,声音也带着一丝紧张:“请徐老过目。”徐老微笑着颔首示意,眼神中透露出专业和专注。他缓缓地戴上洁白的手套,那手套洁白如雪,仿佛象征着他对待古玩的纯洁之心。
徐老轻轻地拿起扇子,动作轻柔得如同对待一件绝世珍宝。他轻轻打开扇子,同时用高光手电一照。刹那间,整个大厅被照耀得如同白昼,熠熠生辉!那光芒仿佛来自远古,带着岁月的沉淀和历史的厚重。
“能看出是什么吗?”杜婉玗突然压低声音,向边上戴着厚厚眼镜的宋掌柜询问。她的声音虽低,却掩饰不住内心的好奇和急切。
宋掌柜赶忙俯身,靠近杜婉玗,声音轻得只有他们两人能听见:“大小姐,好像是一把金扇,从品相风格来看,估计是明朝的老东西……我认为应该是属于金陵折扇的一种。但距离太远了,看不大清楚。”宋掌柜的眼神中充满了不确定,但又试图给出一个合理的猜测。
宋掌柜虽然近视,但多年在古玩界的摸爬滚打,让他练就了一双敏锐的眼睛。只是此刻,距离确实成为了他准确判断的障碍。
事实上,秃子的扇子的确是明朝的物件,但却不属于金陵折扇。徐老在打开扇子的过程中,金扇最中间那根扇骨犹如定海神针,纹丝不动,扇面向两边分别打开,有折有叠。这种独特的展开方式,与金陵本地单纯叠开的折扇有着显著的区别。
这竟然是一把倭扇!也就是说,这是从小日子过得不错的国家传过来的扇子。倭扇自唐朝随着遣唐使传入中土之后,一直是上层士大夫所钟爱的奢侈品。它不仅仅是一件实用的物品,更是一种身份和品味的象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交流和历史传承。
但像这种金倭扇却是极为罕见的,它的出现就如同夜空中突然绽放的绚烂烟火,令人惊叹不已。徐老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欣喜若狂的神情,他的眼睛紧紧地盯着扇子,仿佛在与历史对话,与岁月交流。
然而,徐老却迟迟不给出结论,他反复地端详着这把扇子,每一个细节都不肯放过。他的表情时而凝重,时而舒展,时而疑惑,时而恍然。他的沉默和专注,成功地吊足了大家的胃口。
现场开始变得嘈杂起来,人们交头接耳,纷纷议论着。对于热爱宝物的人来说,面对这样的绝世珍宝,他们的内心充满了渴望和好奇。
没想到的是,那位看起来有点傻憨的宋掌柜,此刻竟然有些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他转过身来,目光急切地看向我,主动开口询问道:“方先生,您看这是?”
很显然,杜婉玗曾经在私下向宋掌柜介绍过我,让他对我有所了解和期待。一旁的杜婉玗没有吭声,也没有阻止宋掌柜与我交流。她的表情看似平静,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丝期待和紧张。估计,她也渴望听到我的看法,只是碍于自己的身份和面子,不好意思直接发问。
我对这位宋掌柜心中怀有几分好感,他的真诚和对知识的渴望让我愿意分享自己的见解。于是,我缓缓说道:“半剪青荷一片风,月华荡漾露珠融。谁知万里扶桑物,尽属中原掌握中。”这是明朝王恭的一首诗,叫做《咏倭扇》。
明人咏明扇,诗中的意境和描述与眼前的这把金倭扇完美契合,个中含义不言而喻。
宋掌柜瞬间恍然大悟,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惊喜和敬佩,神情激动地问道:“您的意思,这是一把明代金倭扇?!”我微微点头,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自信。
杜婉玗听闻我的回答,冷哼了一声,她的声音清脆而又带着一丝倔强:“既然已断代为明,迄今为止,明朝出土的倭扇,已证明全是国内制作的,没有一把真正来自扶桑国!更何况,他拿的还是一把金扇。”我懒得搭理她这种强词夺理的话语,只是微微一笑,不再回应。
见我不回应,杜婉玗显得有些生气,她的脸色微微泛红,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恼怒。但又不好当场发作,只能强忍着心中的不满,扭过头去。
此刻,徐老轻轻放下了金扇,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缓缓说道:“明万历年间金倭扇,好宝,好宝啊!钟先生,你这可算是填补了国内明出土倭扇的空白!徐某认为,可以作为主家选宝环节的置换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