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朱儁还在宛城呢,朝堂便迫不及待的论功行赏了。
台下的魏哲还是通过圣旨才知道,朱儁在三日前终于拿下宛城。
虽然南阳黄巾破散流离四方,但南阳郡至少表面上没有失陷郡县了。
也幸亏他赢得及时,否则魏哲等人还不知道要在下曲阳等多久。
当今天子显然对朱儁寄予厚望。
圣旨有言:拜朱儁为右车骑将军,任光禄大夫,封钱塘侯,增邑五千。
最关键的是,令朱儁领兵还京。
当听到这里魏哲心中忍不住暗道一声果然。
毕竟此前从无什么“左车骑将军”之称,朝堂此举这明显就是不放心皇甫嵩。魏哲能想到的,其他人自然也能想明白,身为当事人的皇甫嵩就更不用说了。
众人下意识都不由看向皇甫嵩,顿时让校场的气氛变得有些微妙起来。
然而皇甫嵩此刻却有些恍惚,不知为何他忽然想起了庆功宴那夜阎忠的话:
“将军已然立有不赏之功,却依旧要侍奉北面的庸主,你甘心吗?”
“纵然将军甘心,北面的庸主又能安心吗?”
“朽木不雕,衰世难佐,将军纵然忠心又有什么用呢?”
“昏主之下,必难久居!如不早图,恐后悔无及!”
“不如南面称制,混齐六合,如此宝器必为将军所得!”
那一声声的劝告此时就好似魔音一般萦绕在皇甫嵩耳边。
然而当皇甫嵩看见宣旨宦官那紧张的神情时,他的眼神却再度坚定起来。
正如那夜他对阎忠所言:
因忠受戮,犹有令名。
死且不朽,夫复何言!
念及此处,皇甫嵩当即坦然的取下帅印,而后坚定放在一旁的托盘上。
见此情形,校场上众人的心底都忍不住松了口气。
尤其是站在皇甫嵩身后的骑都尉曹操,此刻更是感觉如释重负。
毕竟昨夜他可是收到了一封来自洛阳的“家书”,信中对他再三叮嘱。
倘若今日真有什么不测之事发生,那他便是死也只能站出来阻止了。
幸好,最糟糕的情况并没有发生。
当曹操这个汉室忠臣为朝廷庆幸之时,人群中的魏哲此刻却一心只想着赏赐。
但让他失望的是,圣旨上从头到尾都没有出现他的名字,某些没有出现在战场的士族大姓子弟反而位列其中。
很显然,无功而赏自然是朝廷有人了,如此才能不在乎什么吃相。
相比之下,曹操虽然获封济南相,但他至少真的上战场杀敌立功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曹操倒是要比洛阳城里的那些士族俊秀要好多了。
当然,此刻在失望的魏哲看来,二者一样面目可憎。
正当满腹怨念的魏哲考虑要不要当第二个张角时,却见宦官又掏出了一卷圣旨。
原来刚才的封赏只是针对六百石以上者,乃今上亲自制诏。
至于六百石以下的中低层官吏以及白身而有功者,今上显然就懒得过问了,直接将这些杂务丢给了尚书台处理。
魏哲见状这才转忧为喜,耐心等待起来,随后果然听见了自己的名字:
“授魏哲为带方令,秩六百石,铜印黑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