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曹默书房的书桌上。
张四站在书桌前,向曹默汇报着昨日探听的情况。
“老爷,经过一天的探听,商人们对李维的提议反应不一。”张四详细地描述了他在集市、茶馆以及其他商会收集到的信息,“一些商人认为这是表现忠诚的好机会,计划捐助一定的资金以期获得知府的赏识和未来的回报。而另一些则持保留态度,担心这可能是知府的一种手段,用来筹集资金而不给予实质性的回报。”
曹默听完张四的汇报,沉思了一会儿,然后问道:“四叔,你怎么看?”
张四回答:“老爷,我认为李维的承诺可能并不可靠。他的所谓‘特别关照’和‘优先考虑’可能只是空口承诺,背后可能隐藏着更多的条件和要求。但是,朝廷的捐纳制度倒是可以考虑,通过捐助获得官职或特权,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机会。”
曹默点了点头,表示赞同:“你说的有道理。我们需要权衡这其中的风险和收益。我们不能盲目地投入,但也不能完全放弃这个机会。四叔,你有什么建议?”
张四想了想,说:“老爷,我们可以捐出一部分资金,既能表现出我们的慷慨,又不至于损失太大。同时,我们也可以借此机会获得一些朝廷的赏赐。”
曹默同意张四的建议:“这是个好主意。我们需要了解更多的信息,才能做出最合理的决策。四叔,你今天继续去探听其他商会的口风,同时准备一下我们的捐助计划。”
张四领命,然后离开了书房。
中午时分,张四在城中的商会中穿梭,突然收到了李维要在三天后举办捐款仪式的信息,并且李维还让人送来了请帖,邀请他们到时候前去参加。
张四立刻返回曹家府邸,将这一消息告诉了曹默。
曹默看着请帖,眉头微皱:“李维的动作倒是快,这么快就要举办捐款仪式了。四叔,你怎么看?”
张四回答:“老爷,我认为这是一个机会。我们需要在捐款仪式上表现出我们的慷慨,但又不能捐得太多,以免损失过大。”
曹默点了点头,他知道张四的担忧是有道理的。他沉思了一会儿,然后说:“四叔,我们目前还剩三千两白银左右可以动用,但是不可能全捐掉。要符合利益最大化,捐最少的钱但是又不会交恶了知府李维,还能获得足够的利益。”
但是曹默对于捐纳制度并不是很熟悉,他不太清楚通过捐助可以获得哪些官职,于是曹默对张四提出了疑问。
张四见状,便向曹默介绍道:“老爷,捐纳制度可以让我们获得一些官职,但这些官职大多是虚职,没有实际权力。比如一些名誉性的官衔,或者是一些低级别的官职,如县丞、主簿等。这些官职虽然听起来不错,但实际上并没有太多的实权。”
曹默思考了一下,问道:“那么,有没有什么官职是对我们以后可能有帮助的?比如说,在漕运方面里面弄个虚职之类的?”
明朝的漕运总督府就在淮安府。
张四回答:“老爷,漕运衙门是个重要的部门,负责漕粮的运输和管理,对地方经济有着重要影响。如果能够在漕运衙门里获得一个职位,哪怕是虚职,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安排。这样不仅可以提升我们商会的声望,还可能在未来的商业活动中获得一些便利。”
曹默点了点头,继续问道:“四叔,你觉得知府李维有没有能力影响到漕运总督府?”
张四沉吟片刻,回答道:“老爷,据我所知,漕运总督府直接向朝廷负责,知府通常没有直接的管辖权。但是,在地方事务上,知府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力。如果李维能够通过某些渠道或者关系,间接影响到漕运总督府,那么在漕运衙门里为我们谋求一个虚职,也不是没有可能。”
曹默点了点头,然后对张四道:“四叔,准备下马车,我准备去知府那探探他的口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