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承认,站在帝王的角度去想,不看个人品行,正统帝还算是个正常的帝王。
三杨主政期间胆大包天地通过保举制,内阁完全掌握朝廷人事任免权。
正统帝以老疾、贪婪、不端、不洁,失抚字、性刻等理由清算吏部尚书郭琎等缙绅二十三人,与文臣缙绅争夺人事任免权,准备废除保举制实行诠选制,直到正统十三年才彻底罢黜保举制,但是隔年就被送去留学了。
而于谦打赢北京保卫战后,立刻就恢复了这保举制度。
所以于谦这个人,并没有那么神圣,而那场波谲云诡的土木堡之变,里面也充满了令人胆寒的隐秘和真相。
朱见深敬重于谦,是单看他守卫社稷之功,至于其他,日后再论。
“皇帝陛下是什么意思呢?”朱见深笑问道。
徐有贞眼神一凝,道:“全都留中不发。”
朱见深笑道:“留中不发好啊,态度暧昧,不同意也不反对,任由文臣缙绅继续闹腾下去。”
“咱们这位皇帝陛下,手段高明着呢!”
“可保举制的危害天下皆知。”徐有贞忧心忡忡地开口道:“自唐末至元初,那个时候,南朝与北朝彼此嫌隙。”
“到了元朝,元朝建立南人科举与汉人科举,将这汉人,以南北区分……”
蒙古人入主中原之后,采用“诸色户计”制度,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是色日人(指西北地区各族及中亚,东欧来中国的人);第三等是汉人(指原来金统治下的汉族和女真、契丹、渤海、高丽等族及较早被蒙古征服的四川、云南两省的人);第四等是南人(指原南宋统治下的汉族和其他民族)。
元朝廷只承认北方汉人为汉人,专设一场考试让他们科举,而南方汉人则参加南人榜的考试。
自此,南北之间的割裂形势在他们故意的挑唆之下,愈演愈烈。
“太祖高皇帝定鼎天下,本欲弥合南北,使我大明归于一统,无有南北之分,可哪里想到,这科举却成了滋生嫌隙的借口。”
“昔年一场南北榜案,也彻底引爆了这南北矛盾,致使了一场冤案的发生。”
南北榜案又称春夏榜案、刘三吾舞弊案、南北榜之争、南北榜事件。
大明洪武三十年二月会试,以翰林学士刘三吾、王府纪善白信蹈主持丁丑科殿试,后会试结束发榜,陈?为第一,取录宋琮等五十一名,是为春榜,因所录五十一名全系南方人,故又称南榜,北方士子一名未取,为历科所不见,引起一片哗然。
结果会试落第的北方举子联名上书,状告考官刘三吾﹑白信蹈等偏私南方人,太祖朱元璋命人复阅落第试卷,增录北方人入仕。
但经复阅后上呈的试卷文理不佳,并有犯禁忌之语,有人上告说刘三吾﹑白信蹈暗嘱张信等人故意以陋卷进呈,太祖朱元璋大怒,处理了相关官员,后亲自策问,取录了六十一名北方士子,故又称北榜。
纵观这场南北榜案,刘三吾被发配西北,其余考官也被发配流放,就连前去调查的官员也难以幸免于难,看起来是洪武年间的一大冤案。
或者说,这是大明科举的一次丑闻!
南北榜案后,仁宗朝推行南北分卷制度,以此弥合南北分裂之势。
然而保举制度的推行,却是彻底将这平衡给撕裂成了粉碎。
朝廷的官员升迁选拔,由官员自己推选,这些官员会推荐谁呢?答案不言而喻。
“冤案?!”
朱见深笑意不减,看向徐有贞反问道。
“元辅真觉得南北榜案是一场冤案?”
此话一出,徐有贞脸上露出了茫然之色。
这是一场冤案,不是人尽皆知的吗?
“那是南臣缙绅对太祖皇帝的试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