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看过这两份卷子后,于是宣胡广上殿,胡广长得一表人才,建文帝一见就定他为状元,不过,建文帝认为这名字有点美中不足,便笑着对胡广说:“胡能广乎?”
这里的“胡”指的是北方少数民族政权,意思是“北方的敌国还能让它扩大吗?”
遂赐名“胡靖”,意即“北方敌国被肃清了”,胡广因此得了状元。
所以说,这科举状元,不单只是看才学,名字、相貌等等缺一不可,不是一般人承受得住的。
对相貌有要求,从唐朝就开始了,唐代录取进士后,还有“身、言、书、判”的吏部铨选,其中的“身”就是对身高与相貌的要求,不能有残疾,不能太矮,不能奇丑,因为官员的形象代表的是政府;“言”就是语言表达能力,要口齿清楚,不能口吃,是个结巴子如何坐堂?所以不善言辞也是不行的。
但是,仅凭名字就废掉状元,这未免有些太过可笑了。
徐有贞倒也不瞒着牛玉,含笑答道:“状元是一名叫做‘祁顺’的举子!”
“祁顺?”牛玉顿时眉头一皱,“这名字……可不太好!三位阁老不觉得,此名与今上音近吗?”
此话一出,徐有贞、李贤和彭时三人顿时面面相觑,还有这种说法吗?
一个“祁”字,一个“顺”字,你还真别说,好像确实有一点。
众阁老一听全皆愕然,对这一点竟无一人想到,于是在牛玉的提点下,三人就将原排在第二的王一夔放在了第一,而将祁顺的卷子直接放进二甲卷子中。
朱见深将眼前这一幕看得分明,暗自觉得好笑。
科举制度发展到大明,由于皇帝常以个人好恶干预状元的选择,于是上行下效,考官们也往往藐视考试规则,暗通关节,或窥测皇帝意向以迎合。
就比如说现在,祁顺仅仅因为“名字不佳”,便直接从状元变成了二甲,甚至连个榜眼都没有捞到,不得不说真是一种讽刺。
不过,这倒是一个机会,一个引动朝堂争斗的机会。
大明朝的南北党争,一直有之。
尤其是在于谦废除了南北榜之后,原本平衡的南北朝堂,就再次陷入了动乱之中。
没错,就是于谦,废除了科举南北榜分卷取士之策!
诚然,保举制度能够快速补充官僚体系,填补因土木之变造成的朝堂空虚,但这样一来不乏有滥竽充数之徒,大开方便之门,众正盈朝,禽兽食禄。
再有,于谦执掌大权,打压武勋,利用兵部窃取五府职权,也导致朝堂文武彻底失衡!
但不可否认的是,无论于谦做这些出于什么目的,他和景泰帝都稳住了大明社稷,甚至景泰一朝百姓安居,也是真正的事实。
所以说啊,这世上没什么圣人,都是功过是非尽皆有之的人。
庚辰科殿试,依旧是大部分南士登榜!
若是此刻落榜士子,得知状元都可随意替换,会是什么反应呢?
朱见深嘴角含笑。
徐有贞是投机分子。
李贤是北臣,彭时是南臣。
这场南北之争,是时候开始了。
朝堂太过安静了可不好啊!
曹吉祥蛰伏这么久,不是就在等候一个机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