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广西匪患,确实闹得太久了。”
孙太后沉吟片刻,将自己知道的全都说了出来。
“先前景泰年间,就出了一个什么大狗的,还曾一度攻陷了梧州城,当时景……朝廷就想着出兵清剿,奈何那是蛮夷瘴气之地,京军将士去了面对着崇山峻岭,虫蚁密布的,也是很难施为。”
“所以君臣议定之后,还是决定让地方官员,安境抚民为主,若抚慰得当,平定广西匪患也非难事,于是乎就这么一直拖了下来。”
“不成想,这些蛮子凶残恶劣,非但不慕教化,反而愈发猖獗,不剿是不行了!”
朱见深听后暗自叹了一口气。
他算是明白,为何历史上广西匪患持续了那么长的时间。
从孙太后这话就不难看出,不管是景泰帝还是天顺帝,中央朝廷压根就没把这群盗匪当回事儿啊!
景泰帝那时候忙着什么呢?
他先是打赢了北京保卫战,然后又忙着压制于谦,扶持石亨这些军中将领重新夺回京军兵权,之后又是忙着废后易储,为此没少跟朝臣明争暗斗,甚至最后还使了贿赂朝臣这种下作手段,也算是大明开国以来头一遭了。
再之后,好不容易把儿子扶持上了太子大位,结果那朱见济不知道是不是福薄,第二年就一命呜呼了,景泰帝整个人因此深受打击,也有些怠于政事。
群臣本着储位稳固的原则,又开始上奏复议立朱见深为太子。
这等提议,自然惹来了朱祁钰的暴怒,毕竟他当时才二十三岁,正值春秋鼎盛的年纪,再努力一把生个儿子好像不成问题。
所以自此后朱祁钰一门心思地扑在后宫里面。
结果皇子梦没有实现,反倒是把他自己的身体给折腾垮了,以致于年纪轻轻就掏空了身体,重病缠身一命呜呼了。
而天顺帝这几年过得也不太平,清洗景泰旧臣,压制石亨曹吉祥……反正大家都很忙,都没功夫搭理一群广西盗匪。
事实上,朱见深记得很清楚,这场匪患持续了将近百年时间,被祸害的百姓子民更是难以计数。
还是等朱土木病崩,原主即位称帝后,局势已经很是危急,内阁公卿这才立刻调兵遣将前去镇压,结果到了嘉靖朝再次出现反叛,这一次去的人叫做王阳明,也是因为他朱见深才了解这段两广民变。
等王阳明剿平之后不久,又冒出来一个侯胜海在弩滩作乱,再次掀起了一场叛乱,这一次朝廷动用五万余大军,分左右两军十道进发,才终于功成,藤峡尽平!
耗时百年,朝廷都出兵三次,钱粮辎重无数,这才平定了这场“不起眼”的匪患。
相比于龙椅帝位和储君太子位,这些什么盗匪流寇自然就没那么重要了。
朱见深心中冷笑连连,不知道该如何评价。
广西在大明世人眼中是一片荒蛮之地。
中原人喜欢称呼南北两方是“南蛮北夷”。
若把“夷”字拆开看,就是“一”、“人”、“弓”,非常形象,因为在世人眼里,善于骑射的北方蛮夷就是一群背着弓到处劫掠的人。
而若是把“蛮”字拆开看,就是“山”与“虫”,代表着崇山峻岭与蛇虫鼠蚁,不只是广西等地,还有云南,还有贵州,皆是如此。
所以对于这些南蛮之地,朝廷一直采取的态度,那都是羁縻笼络,只要地方土官土司承认大明王朝的合法地位,愿意归附大明,那朝廷就懒得理会,甚至还会时不时地降下赏赐,以示安抚。
这也给了土司土官张狂跋扈的实力与底气,甚至是擅杀军民!
朱见深脑海中思绪万千,表面上却很是认真地听着孙太后训示。
“这一次考较,关乎皇室颜面。”
“所以你二人务必出彩,绝不能马虎大意,都听见了吗?”
话都已经说到了这个份儿上,朱见深和朱见潾自然是齐齐躬身领命。
“好了,哀家乏了,你们兄弟准备准备吧。”说完,孙太后就起身在两个侍女的搀扶下朝清宁宫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