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遥望着木屋道:
“师太年事已高身体乏累,不好再作打扰,今日回罢。”
苏轼转身往来时路走去,众人紧随其后,七嘴八舌谈论各自经历。
“寺内奇花异树众多,瓜果累累,真乃佛门福地。”杨咨恋恋不舍回头望着寺院。
“今日收获颇丰,他日再来。”程建用得意洋洋掏出长衫内襟口袋里的枇杷分给大家。
苏辙接过枇杷,一本正经地感叹道:“枇杷味道再好,可比不过明日的红糖软粑呀。”
众人会意大笑,程建用笑道:“子由向来沉静,莫不是受子瞻兄熏陶,恁是爱言笑了。”
苏轼道:“程兄有所不知,家父有言:内外同心,家宝以宁。子瞻子由当如是,哈哈哈……”
苏辙闻言笑望着哥哥,苏轼会心微笑,骆如念看着这对频频发鸡糠的两兄弟,又是羡慕又是感动——他们的相处模式让她知晓何为亲情与友情的完美结合,着实令她赞叹。
一路欢声笑语不断,骑牛小纵队各自返家。骆如念几次想开口问苏轼花蕊夫人填词全篇,屡被各人谈笑打断,只好作罢。
回到苏家,家中长辈见他们迟迟未归,免不了担心责怪一番,骆如念更不敢再去私聊苏轼。她硬撑着用过晚膳,回到卧室累得倒头酣睡,什么重大古代文学史发现不发现的,实在是管不了那么多了。
翌日,骆如念还在昏昏沉睡,有人在她耳边大声喊:“二娘,早起登学。”
骆如念眯开眼睛,看到两张帅帅的小脸正杵在面前,苏辙见她醒了,扬着两个馒头催促道:“今日考学,莫迟到了。”
骆如念骨碌翻身起床,简单梳洗后抓起馒头边啃边爬上牛车。因为睡意仍浓食欲不振,回到学堂时还有一个馒头没吃完,她就顺手塞进书包里。
这天是学堂“季考”的日子,考试的科目是默写《千字文》。按照学堂规矩,交卷的学生可以到休息室小憩。向来勤奋读书的苏家兄弟自然率先过关,早早就进了休息室。骆如念受两兄弟熏陶得多,很快也交卷离场。未几,程建用和杨咨也嘻嘻哈哈进来了,五个好朋友聚齐十分欢喜,正商量要不要一起到院子里寻花觅草。猛得一声惊雷,窗外电闪雷鸣“唰唰唰”下起了暴雨。众人面面相觑,好不沮丧。
苏辙摇摇头,道:“院子里蜀葵花开正艳,可惜这雨不合宜。”
骆如念惦记着那首《洞仙歌》,一心想找个由头再去探访朱老尼,赶紧提议:“昨日寺外蜀葵甚好,不如今日散学再去赏花。”
“啊啾!”正准备开口的杨咨猛得打了个大喷嚏。他揉揉鼻子,闷着鼻音道:“昨日在田间受了风寒,今日确是不能淋雨,亦不可骑牛赏花了。”说完又打了一个喷嚏。众人深表同情地望着他,骆如念虽有不甘,也只能识趣闭嘴再择时机。
既然不能外出,众人便商议找个室内游戏打发时间。程建用道:“前日先生教授联句,今日正好一试。”苏轼、苏辙和杨咨点头赞同,其他同学纷纷走到近旁观战。
程建用道:“如此,小弟先来献拙。”他环顾四周,最后视线落在窗外高大挺拔,树荫如盖的松树上,沉思半刻吟道:“庭松偃盖如醉。”同学们纷纷拍手叫好,程建一脸傲娇地环视周围,得意洋洋。
杨咨揉着显然已经重度堵塞的鼻子,望着淅淅沥沥的雨水瓮声瓮气念道:“夏雨新凉似秋。”
“好个‘夏雨新凉似秋’,可谓精炼传神!”苏轼拍腿叫好,杨咨“嘿嘿”笑着,鼻子揉得更起劲了。
苏轼看着杨咨的动作,文学底蕴深厚的他蓦得想起“谢安拥鼻”的典故,欢乐出声:“有客高吟拥鼻!”众人哄堂大笑,边鼓掌边心领神会转头看杨咨,杨咨一脸尬笑,倒是顾不上揉鼻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