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贾把头家就是昌平的,当时可是威风的很。每次下来的时候身边都是一群人的,地主龙太太我们都没见过,他夫家谭家的人也没见过,都是这个贾把头传话的。”张三爷是继续说道。
“那张三爷最后一次见到这个贾把头是什么时候?”李正阳想要证实一下这个贾把头是不是就是四合院的那个。
“49年之后就没见过了。第二年,这些地就就开始分给我们老百姓了。”张三爷回忆了下,“不过后来我倒是在秦家屯看见过和他在一起来过我们村的那个男人,当时人们管他叫易师傅。”
“这样说来,这个就是易中海,老贾还有贾张氏没错了,以前院里人说贾东旭结婚也是由易中海帮忙操办的,看来张三爷说的没错了。”李正阳将前因后果串联了起来,越想越觉得有道理。
“张三爷说的这个女地主不会就是聋老太太吧,所谓的夫家姓谭,这里的人都没见过,那么说就极有可能是姓谭的小妾或者外室了,昌平的土地就是他的产业呢?”细思极恐啊。
“张三爷,您认识这个易师傅,怎么的这么多年了还记得这么的清楚?”李正阳顺着张三爷的话问道。
“我记得这个人,主要的是当时有人说这个姓易的作风好像不是太好。说年轻的时候欺负过一个外地逃荒过来的女子,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又不要人家了。”张三爷叹了口气。
“那个时候,一个窝头都可以救命的,一个大男人欺负一个逃荒的外地女人算什么本事?”张三爷想到了这个事情还是愤愤不平的。
“那后来那个女人呢?”张大壮还是非常好奇的。
“这个就不知道了,有人说那女的远走他乡了,有的说是投河自杀了,那个世道,那么的混乱,少一两个人,又有谁会在乎呢?”张三爷是见得多了,也就不奇怪了。
“是的啊,宁做太平犬,莫作乱世人。好在这个苦日子已经过去了。”张队长听到这些话也是非常的感慨,谁能想到现在的日子,虽说有的时候还是饿肚子,但也在一天天的好了起来,不是吗?人只要有盼头,就有活下去的动力。
“正阳啊,你觉得我们村子符合你们建小农场的想法吗?”张队长还是非常关心这个问题的。
“张叔,说实话,这豆各庄还是不错的,燕山平原,南沙河穿过,地势平坦,这个条件是没问题的,等我回去尽快的将这个信息反馈上去。”
“好的,好的。”张叔高兴的和李正阳喝了一口,“要是小农场落户我们豆各庄就好了奥,年轻人可以招工进去,以后男孩子找媳妇,大姑娘嫁人都不愁了。”
几个人喝着自家酿的烧酒,畅想着未来的美好生活,人人都是兴高采烈的。
第二天,李正阳带着张队长的愿想告别了豆各庄,先到沙河镇见了陈镇长,告诉他自己要回去了,陈镇长也是满腔的热情,表示小农场可以到沙河镇来安家落户。镇里一定会大力配合工作的,希望李正阳回去能够极力促成这个事情。
李正阳也积极的回应着陈镇长,后续肯定还是要有工作组过来的,让他们不要心急,再等等。他回去后会尽快反应这里的情况的。
等李正阳回到轧钢厂,已经是第三天的下午了。先去了李怀德的办公室,详细的汇报了这三天的具体情况。包括在沙河镇和豆各庄看到和了解到的一些信息,总的来说是适合建场的,距离北京也不是很远,只有30多公里的路程。
“正阳啊,你说的情况我知道了,等下你写一份报告上来,后面暂时就没有具体的任务了,好好的休息休息。”李怀德看着自己的侄子,这小子办事还是比较靠谱的,不错。
“好的,大伯,我知道了。”李正阳打量了一下李怀德的办公室。一张大的办公桌,两把椅子,除了自己坐的沙发配了茶几,剩下的就是靠墙的文件柜了。
“大伯,您可是堂堂轧钢厂的书记,这个办公室有点寒酸了吧?”李正阳难得的和自家大伯开了个玩笑。
“不寒酸,不寒酸。你小子敢开你大伯的玩笑了。”李怀德从办公桌抽屉里面拿出两盒小熊猫,扔了一盒给李正阳,自己打开了一盒,一人一只,李正阳赶紧的给点上了。
“我刚来轧钢厂的时候,就想我以后一定要做厂长的。”李怀德吐了个烟圈,“我也喜欢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