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尹放太甲之所以能够实行,足以说明伊尹是商朝的权臣。在看守陵墓三年后,伊尹认为太甲已经悔过自新,就把王权还给了太甲。洗心革面的太甲,致力于发展生产,诸侯国纷纷来朝。
之后继位的太戊,先后启用伊陟、巫咸为国相。伊陟为伊尹之子,在两位贤臣协助下,商朝的国力、实力得以恢复和发展。
但王位的继承权问题,一直影响着王朝和国家的稳定。仲丁继位以后,商朝国势日渐衰落。因为从夏朝开始,就存在着两种继承方式。一种是父死子继的嫡长子继承制,一种是兄终弟及。
商汤的后裔们,上演了“九世之乱”。混乱的标志之一,是国都迁来迁去。这就好比一家人经常搬家,怎么可能过上幸福、安定生活。连续多年的内乱,让百姓无所适从,国家动荡不堪。
仲丁把国都从亳迁到嚣,河亶甲从嚣迁到相。祖乙又迁到邢,后来又迁到庇。南庚从庇迁到奄,直到盘庚迁到殷,才稳定下来。
迁都并不是表面上那么简单,而是商朝内部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争权夺利的表现。拿盘庚迁殷来说,可以说是威逼利诱、软硬兼施。对那些不愿意迁都到殷的王族、大臣,盘庚甚至要把他们斩尽杀绝。后来证明,这样的魄力,的确挽救了商朝。
没有稳定的国都,不可能有稳定的朝局,也不可能有稳定的民生。阳甲死后盘庚继承王位,最初也是用各种手段,逼迫王族成员和文武大臣,从黄河以北的奄迁回旧都亳。
但盘庚认为亳不利于商朝的稳定,于是他力排众议,力主再把国都迁到殷。迁到殷之后,盘庚积极实行商汤制定的治国方略。不但稳定了朝局,而且文武百官心服口服,百姓安居乐业。
盘庚大力推行《汤刑》、《甘誓》和《伊训》,与后来的《盘庚》等文献一起,成为主导商朝中后期的法律和行政条文。
少康中兴,是夏朝的一个盛世;盘庚中兴,使本来走下坡路的商朝,重新出现了繁荣昌盛的局面。不但商朝臣民笑逐颜开,就连那些脱离商朝的方国,也纷纷前来殷朝见盘庚。
盘庚是商朝弟十九位商王,父亲是商王祖丁,哥哥是商王阳甲。盘庚应该是没有儿子,所以把王位传给了其弟小辛。因为殷长时间作为商朝的国都,所以后世也称商朝为殷朝,或称殷商。
盘庚为商朝的长治久安呕心沥血,他作的《盘庚》三篇一直流传到现在,成为研究殷商历史的宝贵资料。
殷作为商朝的国都,长达273年。盘庚作为商朝中兴之主的地位,无人能够撼动。盘庚迁都后出现的盘庚中兴,挽救了摇摇欲坠的商王朝。在此后,商朝的国祚又延长了近三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