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王侁是杨业战死的罪魁祸首了?”赵炅冷声问道。
刘能点点头,说道:“若是史书没有错的话,那便是了。”
“而且他这一撤,不仅导致这次北伐无功而返,还坑害了潘美。”
“潘美身为一军主帅,却不能坚定意志,的确该罚。”赵炅立刻说道。
刘能马上摇头道:“不是的。”
见赵炅露出了一个疑惑的表情,刘能便出声解释道:“后世有一部话本名为杨家将,宣扬的就是杨业一家为国征战、忠心报国的事迹,不过其中最大的反派却成为了潘美,而监军王侁在其中却不是什么重要角色。”
见赵炅还是没有明白,刘能只得继续说道:“后世文人将一名忠于朝廷的大将,诋毁成了一个害死忠臣的大坏蛋,而替忠臣说话的却全都是文臣。”
“也就是说,武臣之中有好有坏,但是好人却没有办法长命百岁,做到高位的反而是坏人,而文臣之中绝大多数都是好人,诋毁忠臣的奸佞也会叛逃到辽国,朝中剩下的全都是好人。”
“这个故事在民间传开的话,会发生什么?”
刘能语气凝重地问道。
曹彬立刻说道:“那百姓就会认为,当朝武臣没有什么好人,反倒是文臣可信。”
刘能立刻点头,继续问道:“对,那么枢密使这种武臣之中最重要的位置,是该武臣坐呢?还是文臣坐呢?”
曹彬的双眼顿时瞪大。
之前刘能说的狄青和岳飞的故事他还没有什么反应,毕竟他不认识这两个人,但是杨业是他认识的人,杨业的下场就在他眼前,这种认知给他带来震撼是其他无关之人都没有办法感受到的。
赵炅也是一脸凝重地问道:“你是从,文臣们从现在开始就琢磨着压制武臣了?”
刘能点点头说道:“对,毕竟从董仲舒开始,天下文臣都源自于一个孔子,他们天然上就有亲近感,但是武人却没有,学习六韬、孙子、孙武的什么人都有。”
“而且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的想法已经深入人心,文武之争必然会出问题。”
“但是文人却不会对朝廷造成什么影响啊!”赵炅立刻说道:“自古以来,天下改朝换代之人都是武臣,从来没有文臣发动叛乱改朝换代这一说。”
“谁说没有。”刘能立刻说道:“两汉交界的新朝不就是文臣篡位吗?”
“而且文臣篡位的可怕之处就是,他不会引起任何动荡,在他没有篡位之时,任何人都会认为此人德盖天下,比当时的皇帝更加适合统治全国。”
赵炅也不禁皱起了眉头,出声问道:“那你们那个时候,是如何处理文武之争的。”
刘能说道:“首先我得纠正官家一点,我们那会儿没有皇帝,而是由天下人选出代表,再由代表选出一个人来治理国家,其下的官员全部由他来任命,如何平衡文武之争都是他的事情。”
“这个人几年一届,到期必须退下去,换另外的人上来。”
“就如同朝廷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一样,做上几年就得换人。”
赵炅不禁点点头,评价道:“这倒是大同小异了,朕这么做,也是为了防止此人权势过大。”
刘能笑笑,继续说道:“另外就是,我们那会儿将文武分为了两块,就如同这次北伐一样,文臣决定要不要打,而该怎么打,那就是武臣的事情了,文臣不得插手。”
赵炅这次没有点头,而是反问道:“如果那个武臣有不臣之心,该如何处理?”
刘能解释道:“首先,我们假设武臣有不臣之心的话,那也是他单独一个人的,或者是他手底下少部分人的,不可能一支军队中全都是这种不臣之人,只要这些人站在最高统治者那一边就行了。”
“其次,朝廷要防的是武臣的不臣之心,不是要防武臣,在行军打仗方面,没有人会比他们更加擅长了,军中是必须要有合格的武臣,才有机会百战百胜,而偏偏就是监军的胡乱插手,便很容易引发你不想看到的后果。”
“一位武臣如果只想要带兵打仗的话,朝廷为什么要派人限制他的能力呢?”
“但是谁也没有办法真正看穿一个人是不是有不臣之心啊。”涉及到了自己的统治,赵炅立刻问道。
刘能说道:“对,我们那会儿,有句话叫做人心隔肚皮。”
“但问题是,如何判断一位武臣有不臣之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