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同窗还在继续煽动着周围的同学,试图将他们拉到自己这边。
“别听他胡说八道!”郑同窗提高了音量,“他就是想……”他的话戛然而止,因为他看到,有几个学生已经站起身,朝着孔锦离开的方向走去。
郑同窗眼见几个学生起身离开,心中暗骂一句“墙头草”,连忙高声喊道:“你们真要去看他弄那些歪门邪道?别被他骗了!”然而,那几个学生只是脚步顿了顿,便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学堂。
其中一个叫李实的学生边走边低声对同伴说道:“我觉得孔先生说得有道理,眼见为实嘛。与其在这里听郑同窗聒噪,不如自己去看看。”
另一个叫王力的学生也点头附和:“是啊,孔先生敢立下军令状,想必也是有把握的。况且,京城邸报上的内容总不会有假吧?”
郑同窗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气得咬牙切齿。他转头看向钱夫子,希望他能说些什么,挽回局面。
钱夫子脸色阴沉,他没想到孔锦几句话就扭转了局势。他重重地哼了一声,说道:“不过是些哗众取宠的小伎俩!我倒要看看,他能玩出什么花样!”
学堂里,还有一些学生在犹豫不决。他们既对孔锦的新技术感到好奇,又担心被骗。
钱夫子见状,决定趁热打铁,巩固自己的权威。他清了清嗓子,高声说道:“诸位,我朝的灌溉方式沿用数百年,早已证明其有效性。孔锦所说的新技术,不过是纸上谈兵,根本不切实际!”
孔锦去而复返,恰好听到了钱夫子的话。他缓步走回讲台,从容不迫地说道:“钱夫子,‘数百年’并非是评判一种方法好坏的标准。难道几百年前的耕种方式,也适用于现在吗?难道我们不应该追求进步吗?”
钱夫子被孔锦这突如其来的反问弄得一愣,他没想到孔锦竟然敢当众反驳他。他怒道:“你这是强词夺理!我朝的灌溉方式,经过数代人的验证,岂是你一个黄口小儿可以质疑的?”
孔锦微微一笑,不卑不亢地说道:“钱夫子,我并非质疑,而是希望能够改进。我这里有一些数据,或许能改变您的看法。”
他说着,从袖中掏出一本册子,翻开后展示给大家看,“这是我根据县志记载整理的,过去一百年我县的粮食产量数据。大家请看,虽然灌溉方式没有大的变化,但粮食产量却一直在波动,甚至还有下降的趋势。”
他指着册子上的数据,继续说道:“而根据京城邸报记载,采用了新灌溉技术的地区,粮食产量普遍提高了二到三成。这难道还不足以说明问题吗?”
钱夫子看着孔锦手中的册子,一时语塞。他虽然对孔锦的数据来源心存怀疑,但却无法反驳。
孔锦合上册子,语气坚定地说道:“我知道,改变并非易事。但为了百姓的福祉,为了国家的繁荣,我们必须勇于尝试,敢于创新!”
他的话,在学堂里回荡,久久不息。一些原本犹豫不决的学生,被他这番话打动,眼中闪烁着钦佩的光芒。
郑同窗看着这一幕,心中怒火中烧,拳头紧紧地攥了起来……他猛地站起身,正要开口……郑同窗猛地站起身,正要开口,却被孔锦一个眼神制止了。
孔锦的目光深邃而平静,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郑同窗心头一震,竟不自觉地坐了回去,喉咙里的话像卡住了一般,怎么也说不出来。
学堂里的气氛一时有些凝滞。几个原本犹豫的学生,互相交换了一下眼神,最终还是站到了孔锦这边。“孔先生,我们愿意相信你!”其中一个学生鼓起勇气说道,他的声音虽然不大,却异常坚定。
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第三个……越来越多的学生站了起来,表示愿意学习新的灌溉技术。他们年轻的脸上充满了求知欲和对未来的憧憬,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孔锦看着这些朝气蓬勃的面孔,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改变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但只要有人愿意相信,愿意尝试,就一定会有希望。
钱夫子脸色铁青,他没想到孔锦竟然真的说动了这么多学生。他紧紧地攥着手中的书卷,指节都泛白了。他虽然心中仍旧不服气,却也不得不承认,孔锦的讲学已经在部分学生心中种下了一颗认可的种子。
“哼!”钱夫子重重地哼了一声,拂袖而去,留下一句,“老夫倒要看看,你能折腾出什么名堂!”
孔锦并没有理会钱夫子的离去,他转向那些支持他的学生,语气温和而坚定:“我知道,改变并非易事。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他的话,像一股春风,吹拂着学生们的心田,让他们充满了信心和力量。
下课后,学生们纷纷围着孔锦,询问关于新灌溉技术的细节。孔锦耐心地解答着他们的疑问,并鼓励他们亲身实践,去验证新技术的有效性。
郑同窗站在人群外,看着被学生簇拥着的孔锦,眼神中充满了嫉妒和怨恨。他原本以为,自己可以凭借钱夫子的支持,压制孔锦,让他在学堂里抬不起头来。可没想到,孔锦竟然如此巧舌如簧,不仅扭转了局势,还赢得了学生们的拥戴。
他越想越气,拳头紧紧地攥着,指甲几乎都要嵌进肉里。他暗暗发誓,一定要想办法揭穿孔锦的“骗局”,让他身败名裂!
他眼珠一转,一个恶毒的计划在他脑海中逐渐成形……他悄悄地离开了学堂,嘴角露出一丝阴险的笑容。他径直走向了村里的印刷作坊,从怀中掏出一张纸,递给老板,“帮我印一些这个,明天一早就要。”
纸上,赫然便是孔锦昨日讲解的新式灌溉技术要点,只是署名,却变成了“郑同窗”三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