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静,一定要冷静。
“我正在念诗,然后莫名其妙地燃起火。而后我又莫名其妙地拿起这朵花,最后这朵花又莫名其妙地灭了火?”
魔法果然是神奇啊!
海索突然有些兴奋,他似乎摸到魔法的门道了。
而且,这念诗念出来的火也真是厉害,才短短几秒钟就把那橱柜烧成灰烬了。
“嗯?”
火焰所留下的灰烬中似乎闪着金光。
海索找来根铁棍,在灰烬中挑了几下,还真挑出一本毫发无损的金封书册。
封面以德语书之《不焚之书》,作者未署名。
海索浅浅摸了一下,发现这书还真是凉得可以。
翻开一看,这本书终于不是什么拉丁语、希腊语、中古英语、亚兰语、阿拉伯语和篆书所著了。
“‘本书介绍关于火的技艺。’”
看得出来。
“‘火是关于毁灭、重塑与创造不尽相同之物的准则。与其余准则相似,祈求“火相”之力量时亦需拜请“逻各斯”。’”
“‘性相或准则没有力量,诸神才有力量。诸神没有力量,掌握性相或准则之权柄的诸神才有力量’……”
说得什么玩意儿?
海索,他很急。
“我不想知道我是谁,也不想知道我在哪,我只想大开杀……不对,使用魔法!”
海索失去耐心,直接往后多翻了几页。
“哦,来了!‘火相技艺之实践’!”
终于到海索感兴趣的魔法实践部分了。
《不焚之书》从魔法的起源讲起,或者按作者的说法,从“术法”的起源讲起。
书中探讨了铁匠、士兵、处刑者、工程师与炼金术士这几种职业的相似之处,并将他们改造世界的力量称作“火”。
铁匠打铁时的低语,士兵战前的怒吼,处刑者行刑后的忏悔,工程师创造世界时的热情,以及炼金术士在烧瓶与坩埚中生起的火焰。《不焚之书》说,这些都是“火”之准则。
哦,不明觉厉,强行说他们之间有关联也不是不行……
但海索要知道这些东西干嘛?他只想知道这种“火”的力量该如何使用。
海索继续翻页。
“‘记忆具有力量,火的记忆具有火之力量。凡人的记忆,世界的记忆,甚至是诸神的记忆,皆可召唤力量。’”
MD,还TM说得这样玄!就不能说些人话?
海索没怎么读懂这本书上的指示,于是转而思考起刚刚着火时的情景。刚才似乎他是念了诗后,那蜡烛就燃得旺了。
所谓前人的经验靠不住,最后还得靠实践来总结自己的规律。
既然如此,海索就要开始科学的魔法学习之路了。
万能的控制变量法,启动!
“愿永恒之真理燃尽旧世界,把吾等当作柴薪!”
海索对着新换上的烛台重复了一遍刚刚的诗歌内容,真的发现烛光明亮了一些。
哦,看来特定的语句确实能催动特定的效力,火焰燃起不是因为蜡烛的特殊性。
发现1:语言能够发动魔法。
“May the truth of eternity burn down the old world with wood like us.”海索放了句洋P。
哎,就算换英文念,好像火也能更旺!
看来语言不是关键,语言所蕴含的意义才是关键。
发现2:语言的具体形式不会影响魔法的具体效果。
海索一口气吹灭了火,再次念诵起诗歌,发现并无任何效力。
看来光有语言也不行,得有特定的原料、环境或其他条件。
发现3:语言发动魔法需符合相应的条件。
此时,海索又注意到那朵吸收了火焰的“不凋之花”,它似乎更加明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