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休息的好了。”
众射手异口同声答道:“好了!”
“换板甲衣来试。”
铠甲作用也不全是减轻伤害,测试的结果是弹箭反而更多,布面甲承受的钢针箭矢,只有五分之一的箭被弹开。
哪怕是射手经过充分的休息,同样厚度的板甲衣,却比布面甲耐射的多。
板甲衣跟布面甲一样采用大块钢板设计,形制特征差不多,防刺效果却比布面甲好得多,发十箭能穿六箭。黄中辅只觉得匪夷所思,板甲衣类似布面甲,也是甲片内衬的结构,怎么效果会差这么多?
两者之前就比较过,开始黄中辅把解释不通的现象归结为射手疲累,如今抚摸着板甲衣特有的长钢条设计,黄中辅心中那根弦,逐渐转化为契机。
黄中辅也没点破,只叫人继续射扎甲。
朱汝楫给他的铠甲都是淬火钢板,上次测试时,箭头有过破碎伤人的迹象,铸造箭头应付那些空冷钢片甲足够,应付淬火钢片则显得力不从心。
这次换了淬火钢针箭头来试,结果跟上几次测试结果完全不同,有半数箭矢可以破甲,数据只比板甲衣强上一点。
清弓在重箭的加持下,如此近的距离下射中产生的冲击力也高的惊人,弹开的箭矢虽未能破甲,扎甲的甲片却已弯曲损坏,里面的猪肋条肉都被冲力打出凹陷,这要是射在人身上,即便没破甲也会让人受挫伤失去战斗力。
猪肋骨也不弱于人肋骨,小概率也会出现骨折。
板甲衣以及布面甲受到这种冲击,直接把钢板的铆钉震落,扎甲用系绳结构虽然好些,小叶甲片受冲击变形扭曲的厉害,每种甲都有各自的弱点。
射手们最初复射板甲,便专门对准着板甲先前被射凹的部分攒射,板甲最终也也不堪重负,从左翼凹陷处成功破甲,渐渐把板甲射出一个大洞。
射手们拿着赏银欢天喜地出了造作局,只留下一地狼藉。
黄中辅喃喃自语,“板甲还是有缺点的,即便是用上水力压锤,炭含量分布依旧不均匀,产生的形变就是板甲致命弱点。”
不过板甲的秘密终于被他掌握!
军士们搞不清原理,黄中辅却想的一清二楚,人体工程学。
须知受力横截面越大,越不容易破甲,枪矛之所以破甲更犀利,就是把刃线改成点刺击。
点可不易于固定,战场上破甲更难因人被刺中时,枪头顶着甲片偏移,卸力与吸力反倒纠葛在一起。
说的简单些,板甲衣的长钢条为了贴合胸部,也有一条微型的弧度隆起,这才让板甲衣防刺效果超过布面甲,布面甲则是用方甲大叶制成,简单一个弧度就叫受力面发生偏移。
所以硬扎起来的鱼鳞甲即便厚度不比扎甲,形成的隆起弧度反而更比扎甲防刺,反倒是欧洲人从板甲衣先注意到这点。
隆穹鸠胸的设计也不主要是防钝击,后世科普千千万,黄中辅也被人误导,总以为板甲靠着轻便,靠着无甲缝的设计,靠着分担承重散力的结构。
板甲自带角度,箭矢根本不是受力从正中弹开,而是受鸠胸影响偏移卸力滑走箭矢。
鸠胸的精髓倒有些像太极,四两拨千斤,更大的角度保障箭头受力发生偏移,这也就解释了为何扎甲弹开的箭矢四处乱飞,侧向板甲两侧的箭矢则大多偏移到后面的挡板上。
用魔法打败魔法。
人无法在贬低板甲的同时,猛吹苏联T34的倾斜装甲!
这个鸠胸设计才是板甲的精髓,至于全身其他部位,更是自带弧度。
虎式坦克的垂直装甲虽然帅,可采用倾斜设计的T34,可以弹开炮弹,炮弹火枪也是刺击,论相同厚度的钢材,垂直装甲防御力远不如倾斜装甲。
板甲就是这个时代的人型T34,苏联靠着一手倾斜装甲弹飞坦克弹,欧洲人靠着板甲滑走箭矢。
若一副材料均匀的板甲,黄中辅相信板甲几近完全克制弓箭,实验、观察就能更新人的认知理解。
左侧能被击出个凹面,应是射中板甲低碳钢含量较多的地方,在轧钢机实用之前,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黄中辅还有一招。
表面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