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就是春天,冰雪消融,万物复苏,问一百个人:喜不喜欢春天?一定有一个人回答:我最喜欢春天了!因为,我孩子就是这么回答的。
秋,就是秋天,秋风萧瑟,花草枯萎,问一百个人:喜不喜欢秋天?一定会有一个回答:不喜欢。因为,我妻子就是这么回答的。
秋天层林尽染,硕果累累,劳动的收获,丰收的喜悦,都集中在这个最让人快乐的季节,为什么不喜欢秋天呢?之所以不喜欢秋天,那不是秋天惹的祸,那是冬天的寒冷给人的错觉,大概是把冬天的不满转嫁给了秋天。
然而,妻子依然坚持她的观点,孩子,依然喜欢春天。
东周时期,鲁国有位叫孔丘的人,周游列国,忧心天下,空怀济世之才,不为掌权者重用。年老的时候,他退居一寓,根据鲁国的史书鲁春秋,编辑了春秋一书,从此,这本书代替其它国史,流传后世。
孔夫子为春秋约二百五十年的历史,列下一个目录同时,也为中国两千五百年的历史,列下一个目录。回头看看,历史,原来总是如此相似,一遍又一遍,演绎着相似的生死轮回,重复相似的兴衰杀戮。
西汉末年,刘氏贵族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策士的言论,和一些史书的记载,编辑整理了战国策。
于是,后人把东周又划分为两个阶段春秋和战国。
当然,春秋的时间,按照周朝历法,与今天的阳历、阴历并不相同。当时的春,就是正月、二月、三月夏,就是四、五、六月秋,就是七、八、九月冬,就是十、十一、十二月。
但是,各个朝代,正月的制定并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