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时分,一辆大型的黑色马车停在茶馆前,从车上下来一个青色衣衫打扮的青年人,早早在茶馆前等侯的纪先生见到青年人下车的那一刻,故作小快步迎了上去,然后引着青年人进了茶馆。
不久后,纪先生便从茶馆走出来,站在茶馆前的石头台阶上,又习惯的掸了一下衣服道:“参加选拔的娃儿们都过来,按高矮顺序站好”。
等到娃儿们都站好之后,纪先生到茶馆里间将青衣使者请了出来,青衣使者走出门口一眼便看到站在最前排的古今,便神色不悦对纪先生道:“怎么这么瘦小的人也给报名,当玄武门是慈善堂吗”。
纪先生笑着凑近青衣使者道:“老夫收到的通知说是本次选拔与以往不同,必须知根知底的人才给报名,既然已经报了名,如果就这么让别人回去,道理上有点说不过去”。
青衣使者当下阻止道:“不行,人数有点多,本使最多带十人回去,纪先生想想办法吧”。
纪先生一听使者这么说,便对青衣使者道:“禀尊使,都是本乡儿郎,何况老夫只会文不会武,恐怕文试不会让尊使满意吧,要不尊使亲自筛选”。
青衣使者道:“本使不管,纪先生看着办,办好后通知本使”。
纪先生没法,既然使者这么说了,纪先生对着娃儿们道:“按年龄来,十六岁的先跟随老夫进来”。
一会儿之后,便有人从里面出来,出来的人有人兴奋,有人失落,但均一言不发,该留的留了下来,该走的便走了。
随着一个个选拔,等到古今这一年龄组时,其实人已经基本选拔好了,但为了避免有人才遗漏,便留了待定的名额,即便是这样,十三岁以上的人也满了,只是从中择优。
十三岁以下的就没打算要了,纪先生为了避免落人口舌,还是安排了十三岁以下的选拔,只不过让这些娃知难而退,所以等到古今跟随纪先生来到茶馆雅间时,纪先生道:“我对这本书念一遍,你跟着背出来,能背多少是多少”。
古今点了点头,纪先生先随口念了一首七言绝句,纪先生念完后,古今便一字不落的背了下来。
接着纪先生又随口念了一首词,古今又一字不差的背了下来。
纪先生见古今有点聪明气,本来是想让这娃自己为难,便好开导一番让其回去,没想到别的娃在这两关都下去了,唯独这个娃没难住。
纪先生微微的张开了眯着的眼,又打量了一下古今,这娃儿莫不是读过书,老夫说的这娃以前就记过。
古今自己也不清楚为什么自己能一下子记住,平常在家也没有特别表现的地方,不过古今还是感觉到,自从天坑吃了那果实之后,心智确实强了好远,以前记东西虽然记得住,但感觉会有点累,现在自己很轻松就记住了,而且不会忘,记东西这事古今根本没放在心上,还以为其它人也一样,对于穷人家的孩子,父母怎会去管你是否有点小聪明,即便有读书的天赋也读不起书。
纪先生又念了一遍稍长一点的古文,古今又一字不漏的全给背了下来。
纪先生张开了自己的眼,打量着站在自己面前的娃,思索了一会儿再次张开口又说了一段话,纪先生可以肯定这段话从来没有任何书记载过,结果古今又一字不差的又全部背了下来。
纪先生立即站了起来打量着古今,稍一会儿后再对古今说道:“娃过来”。
古今依纪先生之言走了过来,纪先生好奇的道:“娃,念过书没有”。
古今答道:“从来没有,就听纪先您说过书”。
“也不认字”,纪先生继续问道。
“认一些字,娘教的”,古今点头答道。
“孩子,喜欢听先生说书吗”?
古今道:“当然喜欢了,可是没钱喝茶只能在茶馆外面偷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