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宽心,一定能治的。”
姜漓抿着嘴用力点了点头。
她父亲是50年代时,最早的那批下乡知青。
认识了她母亲之后,便毅然决然的选择留在了农村。
父亲有文化,脾气也好,教她念书教她写字,并没有因为她是个女儿而抱怨过一句。
那时候她母亲也还在,家里日子虽然过的苦了点,但却特别幸福。
然而世事难料,前些年母亲因病去世,如今父亲又身患重病。
如果治不好的话,她就没有家了。
对于一个被父母保护了一辈子,从未出过农村的懵懂少女来说,这实在是太过残酷。
她努力控制着思绪,不往坏的方面想,可收效甚微。
下意识的,她悄悄伸出手,像之前在自行车后座上一样,轻轻捏住陈子安棉袄的后襟。
不知怎么的,心里忽然安定了下来。
三院门口人山人海,陈子安并没有察觉到她的小动作。
一边护着她往里走,一边说道:
“待会见的这位医生是留过洋的西医,等她看完了,我再带你去找个老中医。”
“咱们辽城别的不多,就是老神仙多。”
这个时期的东北,背靠长白山和大兴安岭,拥有几乎无穷无尽的珍稀药材,都是原生态的。
有真才实学的老大夫们还没开始漂洋过海,所以水准是真的不差。
现在阿莫西林都还没开始普及,抗生素的使用也刚开始摸索,中西结合或许能有奇效。
陈子安始终奉行的理念的是,事情要么不做,要么就做到最好。
在帮助姜漓这件事情上也是一样,既然已经决定了管,那么就肯定会上心。
可他没有想过,对于一个涉世未深且身处绝望的懵懂少女来说。
他的种种行为杀伤力会有多大。
姜漓的攥着他棉袄后襟的手,都快露出青筋了......
仗着自己力气大,陈子安带着姜漓一路横趟。
按照医院的指示牌,很快来到了二楼的内科。
这会儿是早上7点50分,医院还没开始上班,门口却已经排起了长队。
有人蹲着有人站着,有人带着行李在墙角打起地铺。
看着这壮观的景象,陈子安不由得暗自咂舌。
得亏有张哥这层关系在,不然靠自己排队,怕不是人都没了,医生还没见到。
“哎哎,这个小伙子,你怎么插队啊?”
“前面这么多人呢看不见,你就直接往里挤啊?”
看到陈子安挤开人群往里走,有大妈开始发表意见。
“赶紧来个人管管啊,这有人插队!”
这是个中年男人,陈子安人高马大,他不敢直接针对怕惹事,迂回了一下选择摇人。
有一就有二,他俩率先出头之后,其他人也陆续加入了进来。
排了好几天的队等着看病,火气都大的很,动静越闹越大。
虽说张哥提前帮忙打过招呼,但大庭广众之下,却也不能堂而皇之的说自己要搞特殊化。
陈子安随口编了个理由:“都别瞎吵吵!”
“我又不是过来看病的,排什么队啊?”
“我是西街那边长白药厂的业务员,过来跟医院签单子的。”
“医院的药不够用了,怎么着,你们还想再多等几天?”
一听这话,众人顿时不吱声了。
有人对他的身份心存怀疑,可见大部分人都不再开口,也就没敢多说。
眼睁睁的看着陈子安带着姜漓,大摇大摆的站到了最前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