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之人正是孙孝哲,其后跟着高尚、安忠顺、张通儒乃至数百名亲兵。
孙孝哲母亲与安禄山长期私通,颇得宠爱,孙孝哲不以为耻,反借此十分尊敬安禄山,待之如亲父。
故孙孝哲素为安禄山所宠信,俩人私底下以父子相称。安禄山自立大燕皇帝后,将他封为魏王。
孙孝哲地位仅次于安禄山的心腹谋士严庄,并且常与严庄争权夺势,为人秉性残忍凶狠,好杀人为乐,在洛阳人人惧之。
当然,他与安庆绪也互相看不顺眼。
高尚是安禄山的二号心腹谋士,与孙孝哲走得很近。
出身河北腹地寒族的高尚,自小饱读诗书、聪慧过人,一心想要建功立业。
可苦于寒士出身,并没有人看重,受尽白眼,一直郁郁不得志。
金子总会发光,他后来通过机会结识了高力士。
高力士觉得高尚是个人才,就将其推荐给了彼时非常老实本分的安禄山。
这一举动可谓遗祸无穷。
抓住机会的高尚逐渐成为了安禄山的首席机要贴身秘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撺掇安禄山谋反,给安禄山洗脑,顺带出谋划策。
而安忠顺、张通儒都乃叛军猛将。
“乾真,你也来了?”
“你的伤......”
没等安庆绪回话,崔乾佑倒是先出声了。
他发现了几人身后还站着一个独眼大汉,正是自己座下第一猛将田乾真。
崔乾佑于灵宝大败哥舒翰一战中,田乾真居功甚伟,当记头功。
后第一次攻打潼关时,得意忘形的田乾真不慎被流矢射到左眼,只好回洛阳养伤去了。
现在竟然跟着孙孝哲再次来到了潼关。
“崔将军安康,我的伤已无大碍,一只眼也能杀人。”田乾真沉声应道。
“那就好。”崔乾佑点了点头,面露喜色。
安庆绪冷哼一声,看着孙孝哲,没急着回应。
他可不怕孙孝哲,他怕的是孙孝哲背后的安禄山。
卑贱之奴,也配封王?阿爷真是糊涂啊。
很明显,安禄山对安庆绪久久不能攻下潼关心存不满,派孙孝哲带人前来兴师问罪来了。
当然,也有督战之意。
安庆绪没吭声,孙孝哲也不催促,两人冷眼相对,营帐里气氛异常死寂。
崔乾佑见此,连忙淡淡笑道:“魏王及诸位远道而来,旅途劳顿,还请到帐中稍作休息,我命人准备上好酒菜犒劳。”
“哼,我看就不必了。”孙孝哲大手一挥,嗤笑道:“小小潼关守军仅余数千,你们统率了近五万大军,竟迟迟拿不下。”
“本王心忧之,如何向陛下交代?”
“要是不能行的话,本王未尝不可代劳。”
潼关至长安,每隔三十里设一烽火台,如无重大变故,早晚各点燃一次,向长安报告潼关平安无事,称之为“平安火”。
自灵宝惨败,叛军欲攻取潼关以来,长安城时刻有人向东遥望着骊山顶上那最后的一座烽火台。
一旦烽火未按时燃起或者在其他时辰燃起,那就意味着潼关失守。
同样,安禄山也让人从潼关至洛阳沿途架设了几十座烽火台,约定若攻下潼关,就燃起烽火。
两日来,他迟迟未等到日思夜想的烽火,又惊闻李光弼与郭子仪可能率大军经河东西进,失望之余,十分焦虑与恼怒。
毕竟,安庆绪带着哥舒翰返回潼关前,可是信誓旦旦夸下了一日内拿下潼关的海口。
心急如焚的安禄山便派了孙孝哲带人连夜急行军赶往潼关责备。他甚至还不清楚哥舒翰已经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