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望听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其他学生也被沐云曦的回答所折服。课堂气氛再次活跃起来,学生们积极提问,沐云曦耐心解答。
课堂上,沐云曦鼓励学子们分享自己家乡的地形特点,然后针对这些特点,一起探讨适合的桥梁设计方案。张望率先发言,他讲述了自己家乡一条湍急河流的情况。
沐云曦思考片刻,提出可以采用拱桥的设计,利用拱形结构分散水流的冲击力。说着还简单快速的在纸上画了拱形桥的模样。其他学子也纷纷发言,提出各自的想法。
最后,沐云曦总结道:“桥梁的设计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要考虑到实际需求和环境因素。希望你们今后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为你们家乡的建设做出贡献。”学子们深受鼓舞,表示会努力学习。
下课之后,沐云曦决定带领学子们亲自体验一下如何实地搭桥。他们来到城外的一条大约三米宽的小河边,开始着手设计和建造一座简易的木桥。
学子们热情高涨,纷纷展现出自己的才能。有的负责测量河道宽度,有的绘制设计图纸,还有的则组织起施工队伍。
沐云曦在现场指导大家,传授建桥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木桥的框架逐渐成型。
经过众学子几日的反复修改,辛勤劳动下,木桥终于建成。望着坚固却不太美观的桥,学子们的心里却是充满了成就感,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这次实践活动不仅让他们学到了实用的技能,更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沐云曦看着欣喜若狂的学子们,心中满是欣慰。
附近几个村的村民看着中间隔着的这条小河被他们搭起了一座桥,也是欣喜不已,有村民说道:“终于不用绕二里地去陇西村了!”都很是感谢他们。收到村民们的感谢,众学子也更加知道了学习这些的重要性。
昭国不是没有能建桥的匠人,而是少之又少,多是为皇家做事。比如,哪里的经济贸易区需要修桥,下面地方官上报,庆昭帝就会派这些匠人过去,但是他们说慢呀,修一座十米长的桥半年了才修完,沐云曦也很好奇他们是如何修的?问了永乐才知道,大一点的桥都要用石头一块一块的垒起来再在上面搭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