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机营准备!”
骑在马上的方寿祥,看到对面来势汹汹的义军骑兵,心提到嗓子眼。
他举起手上的佩刀,就好像是传令的兵符一样。
而三百官军举起的火器大概有一二百杆,都是提前进行了装填,随时能齐发。
“点火!”
随着方寿祥一声暴喝,周围已有士兵举起火折子等物将引信点燃,但军令始终需要传达,较远处的士兵听不到,只能由传令兵在后排快马奔驰进行消息传递。
对面的义军骑兵,也并不是第一次跟官军神机营作战。
他们在山东跟宣府大同等处过去的边军主力已有多次交锋,尤其是在野外遭遇战,也经历数次,义军骑兵在经历过无数次惨痛教训之后,也明白了于此时要打“时间差”。
就是不能横冲直撞进官军阵仗中。
冲锋一段,需要减缓冲锋速度,打一个时间差,让官军神机营士兵算不准双方短兵相接的具体时间。
这样先点火的火枪和火铳,在发射时,义军骑兵就不在他们的射程范围之内,导致他们发射落空。
而官军神机营在一轮发射之后,想进行二轮补射,就必须要重新装填火药和弹丸,趁此空当,义军骑兵就可以冲上前,利用擅长的骑射,对官军先锋人马展开远距离的射击。
只要官军的神机营和举着“圆牌”俗称盾牌兵的人马配合不当,盾牌兵出面接替神机营拦截不及时,或是中间有较大缝隙,箭矢射过去,就能让官军的前排作战兵员遭遇重大折损。
如此一来官军就会陷入到自乱阵脚的状态。
等到双方短兵相接时,义军士兵则靠丰富的骑砍经验,便能一往无前,占据战场上绝对的主动,甚至能收割接下来的战事。
就连大明边军将士往往都不是对手,更就别说是湖广地方上没有任何作战经验的官军。
……
……
“砰砰砰……”
随着官军神机营火器的发射。
此时的义军骑兵根本没冲到官军火器的射程范围之内。
大多数官军士兵也没想到,他们眼中莽撞而如无头苍蝇的贼寇,居然会给他们耍心眼子。
发射火器这种事,中途是无法叫停的,就算是临时抽出引信也是白搭。
很多官军士兵更是见到敌军就点火,连自己是否填装了弹药都忘记,更别说是考虑能不能打中的问题了。
且点火射击还有个很要命的问题,那就是容易互相传染。
一个点火的,旁边就会有更多的点火。
从众。
别人干嘛我干嘛。
性命攸关的时候谁还有心思去听军令?
当齐十一妹发现官军的火器已经发射后,随之下令调整马匹的冲锋频率,径直往官军先锋营地中冲击……
冷兵器战场的交战,往往也并不是大集团军的交战,看起来双方兵马数量合起来超过四千,且官军占据绝对优势,但在这种交战中,实际交锋或是决定胜负的,也仅仅是照面一激灵。
谁能先声夺人,基本上后续就是碾压状态,至于什么一比三的兵员比例,也往往没那么重要。
官军再强,都是生瓜蛋子。
贼军再弱,也是经历过大小数十次战事,在这种交锋中,谁能占据先导,谁就占得先机。
本来齐十一妹所用的战术,在山东时,义军也算是饶有经验,甚至可说是卓有成效。
但很多事,并不是用公式能算出来的。
就好像眼前的湖广官军,他们就不按套路公式出牌……
很多士兵并不是说一下令装填和发射,他们就能及时完成手上的动作,且军令传达也不像大明边军那般能做到及时的上令下达,就算军令传达到,很多人还没装填完毕。
大早晨的,吃着菜粥打着哈欠,突然就要上战场,谁能保证第一时间把军令贯彻下去?
在义军士兵眼中,明明神机营的火器已经发射,且有不少已放空的情况,可后续还有很多火器才刚完成点火。
这就导致很严重的问题。
那就是在齐十一妹所部冲锋的过程中,陆续都会有火器发射。
而义军这边,好像压根就没有盾牌防御这一说,在这种冲锋到半路的情况下,完全没有转圜余地,就算明知道冲上去危险系数极高,也不得不继续前冲。
齐十一妹看着身边已有人坠马,心头着急,却也只能是赶紧从背后抽出箭矢,在勉强进入到弓箭射程范围之后,朝对面完成自己的标准骑射动作。
如此一来,官军的以逸待劳就形成了初战的优势。
本来官军士兵就不擅长骑马作战,很多人骑的还不是战马,只是普通牲口,边骑边射,他们是完不成标准动作的。
但要是停在原地,很多动作尚还是能勉强完成……
随之而来的,便是双方弓箭的互飙。
很多官军士兵本来也不会用火器,平时也没几次射箭的机会,这时候哪怕是滥竽充数,弯弓搭箭把弓箭射出去,也算是能交差。
至于准不准,那都不叫事。
本来这种互射弓箭就不是靠准头,而是靠箭矢的数量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