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应该是福建海防参将郑芝龙的大公子郑森,而森正是大木之象。他出生于日本,听说母亲是个日本人,年龄相对较小,只有15岁,今年刚中的秀才,臣听福建许多人都说此子聪慧异常,文武兼备,颇有一些英雄气概”
众人不禁窃窃私语:
“倭寇后人!”
“郑芝龙竟然有儿子出生于倭国”
“又是一个出身世家的文武之才,全都是出身世家的文武之才,全都是秀才出身,卢督臣怎么净看重这些个人!”
崇祯却是暗暗赞叹:猜的可真准呀!
怪不得这陈之遴后来成为顺治皇帝的宠臣,没几年就做到了礼部尚书、内阁阁臣。
真的不能轻视这帮从县试开始,一关一关杀到顶端的人呐!
一个榜眼,竟然在浙江、福建、南直隶这么大的地方,大海捞针似地捞了几天,就猜到了皇帝的用意。
还找准了时机,在内阁大臣聚会选才的庄严时刻,把谜底和盘托出,不但结好了皇上,还结好了浙江、福建的这几个人物。
即便事儿没成,可这份人情却是落下了。
高明!
厉害!
“陈中允说的好像不对吧?”
崇祯正在暗自赞叹,下边一个刚面试完的进士突然大声说道。
众人看去,一个年轻得怕人的进士在人群里盎然挺立,眼神微冷。
皇帝此次挑人似乎不怎么看文采,而是瞅准了那些年龄大的、有任事经验的——特别是那些有军事才能的人。一些年轻的进士颇受冷落,见到如此年轻的一个人突然出头,自然颇受鼓舞,人群里顿时一阵骚动。
锦衣卫堂上官李若琏大喝“肃静!”,然后看了下皇帝,崇祯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众人这才松了口气,继续未完之事。
陈之遴疑惑道:“元白有话请讲,有什么不对?”
这个年轻进士上前行礼后说道:“小臣乃户部观政进士蔡道宪,正是福建晋江人,与那郑芝龙是同乡,两家相距也不远。那郑森与小臣相差不到十岁,也曾在诗会上见过面,不过他的家人都叫他福松,同学们都叫他明俨,根本没有大木的字号,连郑森这个名也是他从日本归国后老师取的,平日里很少人叫。陈中允为了替亲脱罪,故意夸大其词、骇人眼目,还以易理卦象来判断大事,实非翰林词臣正道”
一番话倒是掷地有声。
方逢年在一边不禁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