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朱由崧被背着送给清军的时候,曾经跟朱由崧抢夺过南明首任皇帝之位的潞王朱常淓已经逃到了杭州。虽然杭州离芜湖并不远,但兵荒马乱的,五月底朱常淓还有逃到杭州的南明大臣们才得到这个消息。得知这个消息后,众人不禁黯然神伤,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担忧和迷茫。
此时,清军还没有追到杭州,整个城市弥漫着紧张而压抑的气氛。在大臣们的一再请求之下,六月初八日,朱常淓终于勉强答应担任监国的职务。
朱常淓和当年朱元璋称帝时需要经过三请三推的情况截然不同。他是真心不愿意成为皇帝的。因为此刻与一年前崇祯刚刚去世时已经大不相同了。那时,没有人预料到大明会灭亡,更无法想象清军的进攻速度如此之快。最重要的是,弘光帝不仅拥有南京完整的内阁六部,还有江左四镇作为强大的后盾。然而如今,朱常淓却一无所有。
因此,朱常淓心中并无太多底气,毕竟自己只是一个逃亡者,无法与强大的清军抗衡。面对如此艰难的局势,他只能依靠身边的大臣们来共同应对这场危机。
杭州的百姓们听闻朱常淓担任监国,纷纷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带领大家度过难关。然而,朱常淓深知自己能力有限,对于如何抵御清军的进攻毫无头绪。他一边安抚民心,一边召集大臣们商讨对策。但在这关键时刻,人心惶惶,意见分歧严重,难以达成共识。
在这样的背景下,朱常淓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他必须尽快做出决策,否则杭州将陷入混乱。同时,他也需要争取更多的支持和资源,以增强自己的实力。然而,在清军逼近的威胁下,时间紧迫,朱常淓能否成功地守护住杭州,成为了一个未知数。】
朱元璋无奈地摇摇头说道:“守不住,别说一个平时不出王府的后辈,就算朕去了一样守不住。”天幕之下,朱元璋的声音带着一丝沧桑和无奈。他虽然身为皇帝,但对于未来的局势也感到无力。
他深知南明王临着内忧外患,即使是他自己,如果穿越到那个时代,除非将徐达、李善长、蓝玉等一批杰出的文臣武将带到那个时代,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朱元璋叹息一声,默默地看着天空,心中充满了忧虑与无奈。尽管赵构曾将杭州作为都城,并成功地延续了南宋王朝一百五十余年,但正如天幕所说,当时的情况与现在完全不同。如今的局势对朱常淓来说十分不利,他根本不具备任何有利条件。因此,他只能依靠自己的运气和智慧来寻求生存之道。
“如果这位潞王能够迅速做出反应,果断放弃杭州并向海外或更南方逃亡,或许还能看到一线生机。毕竟,不久之后,清朝政府将会颁布剃发令,这无疑会引发包括江阴在内的整个南方地区的强烈反抗情绪,从而改变当前的抗清形势。”李善长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比划着,似乎想要表达出他对局势的看法和担忧。
他知道,如果潞王不能及时做出决定,那么他可能会失去最后的机会。而一旦剃发令颁布,南方地区的人们将面临巨大的压力和威胁,他们的抵抗情绪也会愈发激烈。
然而,对于潞王来说,这也是一个艰难的选择。放弃杭州意味着放弃了自己的根基和权力,但同时也为他提供了更多的生存空间和时间。而向海外或更南方逃亡则需要面对未知的风险和困难,但也许能让他重新开始。
李善长深深地叹了口气,他希望潞王能够明智地做出决策,抓住那一丝生机。但他也明白,命运往往是难以预料的,一切都只能看潞王自己的选择和努力了。
【潞王朱常淓此时已担任监国一职,但实际上却毫无作为。在杭州的这段时间里,他并没有制定出任何有效的抗清策略。相反,他周围的那些大臣们只是一味地劝他尽快登基称帝。然而,这些人似乎并没有意识到,仅仅依靠皇帝的名号并不能解决问题。他们认为只要朱常淓登上皇位,南明便可以竖起一面旗帜,吸引全江南人民团结起来与如潮水般涌来的清军抗争到底。但这种想法实在太天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