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志平一听不错。
估计是记录著作人的名字,代志平也不多想,写上了公社、生产大队、生产小队村的地圵。
对方在原地唱了几遍,直到记住这才跟代志平告别。
今天收获颇丰,6个人结伴而行,迎着风雪回到了栖身的破落的瓦房。
这是县的东边,不知道怎么的,这里没有人住,附近的人也不多。
屋顶的不少瓦片已经脱落,风雪呼啸着从上面纷纷洒落下来。
冷,饿包围着六人。
“唐元科跟谢茂带,你们两个去找点柴火,把火点得旺一些。”代志平说道。
因为今天代志平的表现折服了大家,这一次唐元科并没有怨言,跟着谢茂带出去找柴火去了。
很快火烧旺起来。
有了火,暖和了一些。
“许如彪,把东西拿出来看看有多少。”代志平说道。
“可不少呢,糜子馍馍有8个,黑面馍馍有3个,还有两毛三分钱。”许如彪说道,从怀里把东西掏出来。
11个糜子馍馍,硬邦邦的,像银锭一样。
“哇,从来没有这么富裕过,代志平,真有你的,平时没看出来呀,你什么时候学会了作曲作词?”纪晓雯好像过年一样,激动地搓着手。
“那首《爱的奉献》真是你作的?”
“唱得太好了,我都被感动了。”
纪晓雯跟秦芳两个女知青看向代志平,冷眼闪着金光。
“当然是我做的。”代志平很干脆地说道。
很快,代志平进行了分配。
“咱们今天虽然有11个馍馍,可不能吃完,因为我们不知道明天会是怎么样,所以,今天每人一个,剩下5个,留到明天,许如彪你跟秦芳去打些水来,咱们煮成糊糊一起吃热糊糊吃起来驱寒。”
“行。”许如彪站了起来,带着秦芳拿着大家的铝盒走了。
不久,拿着水回来。
代志平给每人分了一个馍馍,加了水,煮了起来。
糜子,其外形接近谷子,分为粘或不粘两类,粘的称作软糜子,就是通常所说的黄米。
陕北人过年时将其磨成面做成软糜子馍(黏馍),在现在那可是高级年货,平时不会轻易吃的。
不粘的称作硬糜子,特别适合在陕北那种贫瘠干旱的土地上生长。
软糜子产量低,硬糜子收成好。
因此磨面蒸成的硬糜子馍,这11个糜米馍馍就是硬糜子馍馍。
把馍馍掰成碎片,煮成糊糊。
馍馍中还夹杂着一些米糠野菜。
含在嘴里,好像含着一口玻璃碴。
如鲠在喉,难以下咽。
“这真是牵肠挂肚心如刀割。”代志平边吃边含糊不清地说道。
纪晓雯正埋头吃着,突然望了过来,“我发现代志平你怎么突然成作家了呢,出口成章。”
相比于代志平,大家吃得津津有味狼吞虎咽的。
“哦,终于吃了顿饱的,太舒服了。”许如彪把自己的铝饭盒舔干净后,微眯着眼睛一副很享受的样子,“谢谢你了,志平。”
“今天是我们讨饭以来收获最多的一天了,明天咱们还唱《爱的奉献》”秦芳说道。
吃完了糊糊,大家恢复了一些体力,有了精神。
围着火堆聊着天。
前途一片黑暗,看不到希望。
屋里都铺设着禾草,最里边是纪晓雯跟秦芳两个女同志睡,外面是四个男知青。
天色慢慢暗了下来。
大家也只能坐着,不敢走动,怕消耗体力。
聊起自己以前的事情。
纪晓雯父母是歌唱家,75年到陕北插队。
晚到这里插队的,都越往北更加贫苦的地方。
因为南边的地方都满人了,新来的,只能到更北边贫苦的村子里。
由于家庭的影响,纪晓雯对乐理懂得非常多。
以后跟这丫头学习一下五线谱、简谱。
代志平暗道。
今天突发奇想拿出《爱的奉献》,给了代志平一个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