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不得七八万?
往少处说,仅产钳本身,就得花费一百五十万两白银。
自打平三藩,收台湾后,户部每年的年初账面存银,从康熙十八年的三百三十多万两,涨到现在两千四百多万两。
看起来是挺多,但是顶不住花的多。
仅八旗兵和绿营兵的兵饷,就一千万两出头。
北边俄罗斯一直不安稳,关外盛京,吉林,黑龙江还得拨一百多万两。
宗室,官员俸禄,蒙古王爷们的赏赐,驿站和科场经费……。
另外的一个支出大头就是治河和漕运,简直就是花银子如流水。
为了此事,定于今年九月的东巡加南巡,已经提上日程,各类款项开始划拨。
到年底,户部账上能不能存下一百五十万两,还不好说。
走内务府?
畅春园的图纸,已经找“样式雷”画好,几个月后就要动工,头期的采买银子两个月前就支出去了。
给太皇太后修的万寿寺,银子也到账,正在调拨物资。
皇帝家也没有余钱啊。
康熙思量了一下,决定先应下来再说。
再不应下来,看太皇太后和太后的架势,马上要掏体己银子。
一百多万两银子怎么能让祖母和额涅掏。
太子孝顺,朕也不差。
产钳此事为利国利民的好事,朝堂上议起来也容易,户部应该不会卡着。
即便是定了此事,也不会当年就全做完,总要两三年,这样投入就摊薄了。
“二阿哥起喀,阿玛应了。”
“真的?阿玛应了?”
胤礽惊喜的抬起头,站起来。
“嗯,君无戏言。”
“阿玛对儿子真好,呵呵呵呵……”
胤礽咧嘴就笑,露出两排白牙,引得太皇太后她们也笑。
“此等利国利民的好事,就是二阿哥不提,阿玛也要到朝堂上去议的。”
康熙肯定的点点头。
“吾皇圣明!”
胤礽又笑嘻嘻的给康熙打了个千儿。
康熙也被胤礽逗笑了。
但他不知道的是,胤礽并不相信他会主动拿产钳到朝堂上去议,再推广到全天下。
在胤礽看来,康熙可能会推广产钳。
但是更大的可能是:走内务府的账,少量的做产钳,而且只在京城旗人内部,各地满城,科尔沁蒙古王公和汉人士大夫范围内推广。
民人?管你是满蒙汉,轮不到。
康熙自然不会故意去祸害百姓,但是作为统治阶级首脑,他必然首先考虑阶级内部的需要。
优先保证旗人和士大夫的待遇,才能保证他们的向心力和忠诚度,他们的人数越多,爱新觉罗的统治才会越牢固。
但是经过胤礽的一跪,又打着为母尽孝的名义,却很容易就说服了这个情感细腻的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