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才无礼,奴才有罪,请太子恕罪。”六位“姑姑”见到胤礽出来,一齐跪下请罪。
“真情流露,何罪之有?”胤礽坐在德柱搬来的椅子上,一摆手叫她们都起身,“几位姑姑是额涅身边的贴心人,那就是本宫半个长辈,本宫不怪罪。”
“奴才斗胆,请太子让奴才们再看一次画,奴才实在是想念皇后……。”
其中一位又跪下央求,其他人也一并跪下,又开始哭。
“画不能再看了,”再看就真出人命了,胤礽可不敢让她们再看,“皇上,太皇太后和太后可还都没看过……”
正说着,门房太监过来禀报:
“太子爷,慈宁宫刘忠,刘公公来了,在门房候着。”
刘忠是太皇太后的贴身太监,胤礽常见的。
“叫进。”胤礽点头。
一会儿,一个三十来岁的太监进到院内,见到胤礽,立马笑嘻嘻的跪下磕头:
“奴婢刘忠,恭贺太子千秋,祝太子爷万事如意永顺遂,福禄寿喜绕心怀!”
“哈哈,起喀,借谙达吉言,赏!”
不用胤礽再吩咐,德柱直接取了一等荷包,拿给刘忠。
“奴婢谢太子爷赏!”刘忠双手捧着荷包举过头顶躬身谢赏。
“谙达客气。可是老祖宗和祖母有吩咐?”
“回太子爷话,太后让膳房雅喀穆准备了全羊宴,太皇太后说,等着太子爷过去开火。”
雅喀穆是御膳房的御厨,祖上在关外时就是御厨,祖传的手艺擅长各种烤肉,尤其是烤羊肉。
他本来在乾清宫御膳房,因手艺好,被康熙调到慈宁宫膳房听用。
“好,正想这一口呢。谙达回去跟老祖宗和祖母说,本宫随后就到。”
胤礽搓搓手,从早上去皇陵祭奠生母,到现在就喝了几口奶茶,还真有点饿。
“太皇太后还说,让太子爷带着画过去。”刘忠又说。
“本宫知道了。”
毓庆宫这儿有什么事,除了报到康熙那里,还要抄一份要送到慈宁宫。
之前闹得鸡飞狗跳的小半个时辰,慈宁宫早就得了消息。
刘忠行了跪安礼,起身回去了。
“几位姑姑也看到了,太皇太后和太后等本宫带着画过去呢……”
“……今儿就到这儿吧,姑姑们的礼,本宫很喜欢……”
“哪天本宫再画一幅额涅的像,再请姑姑们来……”
“额涅身边的老人,就只有你们了,可都要好好的。如有事儿,直接来本宫这里,有些事儿,本宫还可以做主……”
胤礽上辈子是哑巴,这辈子也习惯沉默,只乐意对亲近的人多说几句。
等六位姑姑捧着荷包,抹着眼泪离开后,他看看自鸣钟,已经快未初一刻,下午一点多。
于是,胤礽就准备去慈宁宫。
他亲手把生母画像摘下,卷起,放到午前取回来的长匣子里。
再吩咐太监,把三个装着“钳子”的匣子一并带上。
什么钳子?
产钳。
怎么来的?
胤礽自己画图,找内造办金玉作的匠人做的。
现在是1684年,其实,欧洲早在几十年前,已经有了初级的产钳。
不过,这项技术作为一个秘密,掌握在一个专门给人接生的家族里面。
他们每次使用产钳,都是抬着一个大箱子进产房,然后赶走其他人,连产妇也要蒙上眼。
以至于,所有的人都以为,他们用的是个什么巨大复杂的机器。
正史上,这项技术要到十八世纪中期,也就是六十多年后,才慢慢开始普及,并且一直在改进,到二十世纪才定了型。
当然了,胤礽画的图纸就是后世最成熟最科学的样式。
为什么要做产钳?
因为胤礽前世在迷茫的查找自己的身世时,偶然看到一篇关于古代遇到妇人难产时,“保大还是保小”是怎么操作的文章。
那就是:如果保大人,就用大剪子伸进产道,把孩子剪碎;如果保小孩,那就用大剪子剪开产道口……
看到文章当时,他就有点受不了,穿越过来后,发现自己居然就是难产儿,额涅是血崩去世的。
他感同身受,多少次控制不住,在被窝里偷着落泪。
现在这个时代,不夸张的说,女人过产关,至少一半人要遇到难产,而且出人命几率极高。
经常是孩子保住了,大人没保住,要么是大人保住了,孩子没保住,最惨的是大人孩子都没保住……
儿奔生,娘奔死,母子相见如过阎王殿走一遭!
产钳或许不能解决所有的危险情况,但是,按后世的数据,用了产钳,就有百分之四十的几率,可以保母子平安。
还有很多极端的情况,起码能保一个,不至于一尸两命。
将心比心,胤礽怎么也得把产钳做出来,推广出去。
几年来,他的“课外生活”并不都是画画,看医书也是他的一个重要学习内容。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这句话是很多汉人士大夫的座右铭,作不了锦绣文章,也要懂点岐黄之术。
甚至,康熙本人也通医理。
乾清宫的东暖阁的书架里,就有一个书架专门摆放医书。
《本草纲目》,《黄帝内经》,《千金方》,《伤寒杂病论》……华夏几千年的医学著作几乎都在,而且满汉文版本都有。
胤礽八岁时,已经学了两年满文,一年汉文,于是就抽空去书架上拿医书看。
康熙开始以为他就是好奇才去看医书,毕竟,八岁的孩子怎么可能看懂这些大部头。
但是,慢慢的康熙就发现,胤礽真是在看,而且看懂了。
因为他经常提一些很深层次的问题,有时候连被后世调侃为“大清搜索引擎”的高士奇,都给问住了,只能传御医来回答。
再后来,发现胤礽看的医书内容,提的问题都是妇人科和金创科。
康熙觉得奇怪,就问胤礽为什么。结果,他回了一句,康熙差点落泪。
“儿子想治产后血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