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他从不参与到网上朝代粉的骂战——听书看戏,不为古人操心。
只是每次,当他在自己那五手的烂电脑上,看到某些历史情节时,偶尔会有遗憾——如果他这样做,或不那样做就好了。
因为他知道,一切用后世的立场、知识,拿上帝眼光去俯视古人的人,都是耍流氓!
今世,他有了健康的身体,还有了个高贵的身份,作为这段历史的参与者,就想着干点实事。
已经发生的,他无力改变,但是正在发生的,或者即将发生的不好的事,他觉得或许能做些改变。
其实挺难的。
胤礽这个“坑位”,后世没几个人看好:
第一,人设太差——不孝,生而害母,绝无忠爱君父之念,对兄弟毫无友爱之意,秉性凶残,是非莫辨……还是个基佬;
第二,难以成事——头顶上有个事业上升期的千古一帝,不光能干,还超长待机;
第三,兄弟们个顶个的能耐,但凡自己不长心,就会被顶了位子。
第四,最重要的一点——“满清鞑子”遭人恨。
满清入关才四十年,很多磨难中幸存的人还活着,仇恨依然还在,一个弄不好就烽火遍地。
怎么说呢,就挺难的。
不过,既来之则安之!
怎么安?
胤礽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要先改人设。
要不然立不住,人厌狗嫌,兄弟们群起而攻之,过几年就被废了。
先努力试试,不行的话,倒是可以躺平,混个理密亲王,还能平安活到五十岁。
但是,这也糟蹋了自己重活一次的机会。
画生母画像,一方面是他真的想知道生母的样子,另一方面,就是他修改人设做的诸多计划之一。
按清宫规矩,皇子六岁要挪宫单住。
从乾清宫挪宫到毓庆宫之前,康熙为了让胤礽不害怕,就经常带着他来毓庆宫,一间一间的熟悉每个房间。
有一天,到了毓庆宫后殿纪德堂,专门祭奠仁孝皇后的小佛堂里,胤礽看着墙上的皇后画像问康熙:
“阿玛,儿子为什么跟额涅不像?大哥跟惠妃母很像呢。”
当时康熙膝下就四个阿哥。
大阿哥胤禔,比胤礽大两岁。
五岁之前养在内务府总管噶禄家里,六岁回宫由生母惠妃看顾,每天跟胤礽一起在乾清宫读书。
三阿哥胤祉才三岁多,还养在内大臣绰尔济家里。
四阿哥胤禛不到两周岁,养在紫禁城东北角兆祥所,还没种痘,生人勿近。
“这是画,跟皇后不像。但是二阿哥跟皇后长得像,眼睛,下巴都像。”康熙耐心的给他解释。
按清宫规矩,任何一个宫廷画师都见不到仁孝皇后,或者说见不到后宫任何一位主子。
要画像,就仅靠皇帝寥寥几句描述,还不能说的太细。
于是,后宫任何一位皇后或妃嫔的画像画出来,只看脸的话,那就是“天庭饱满,地阁方圆”,民间俗称“富态”。
“阿玛,画人像都要画的不像吗?”
“那倒不是,有人就画的很像。”
“儿子能学吗?学画画,儿子想画个像的额涅。”
“二阿哥想画画?能学,阿玛给二阿哥找师傅。”
康熙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回去马上安排了南书房大臣戴梓,来教胤礽画画。
就这样,胤礽除了每天的文化课和骑射训练以外,下午抽一个时辰去养心殿,在戴梓的值房学国画。
起先,康熙以为胤礽是小孩子心性,可能坚持不了多久。
结果,他一直坚持,从未停止,甚至跟着康熙出巡在外时,也会每天抽时间作画。
基础课上完后,先是学画花草树木。
那一阵时间,宫里经常见六岁的胤礽,在背着画板,抱着颜料的太监们簇拥下,到慈宁宫花园和御花园里画画。
接下来学画动物鸟兽。
好嘛,紫禁城被胤礽的大队人马转遍了。
御花园的鹤,各宫的狸奴和小狗;
上驷院的马,养鹰犬处的海东青和猎犬;
象房子的大象,神武门外的黑猪和鹿;
西华门外内三圈的奶牛,御膳房的鸡鸭和羊;
连坤宁宫盘旋的祥瑞乌鸦也一起画。
七岁半时开始学画肖像。
但是胤礽只画孩童,宫里的兄弟姐妹,被他画了一遍又一遍。
不光画在纸上,最夸张的是,有天他跑到慈宁宫花园,让太监把院墙全刷白了,要画一幅画,给太后当圣寿节贺礼。
慈宁宫花园总管报到慈宁宫,太皇太后听了很高兴的说:“让二阿哥尽管画,大不了刷了再画。”
当时已经入秋,小冰河时代的尾巴还在,过午就很冷。
怕冻着太子,太皇太后和太后吩咐,加炭盆和人手,支帐子给太子挡风,一应供给从慈宁宫支应。
康熙来看过,多加了两个炭盆,又给加了一层帐子,还翻了一倍人手。
于是,慈宁宫花园有了幅“百子闹春”的画,画满了整个院墙。
整整一百个男女童子,分布在花园的院墙上,三五成群,或舞龙舞凤,或鼓乐吹笙,捉迷藏的,骑木马的,放风筝的,斗蛐蛐的……春意盎然,其乐融融。
重点是,胤礽把兄弟姐妹都画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