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李富贵停止了向火星乱扔东西并制造爆炸的行为,毕竟唐僧曾经说过,不要乱扔东西,砸到了花花草草就不好了(嗯!此时火星上好像也没有花花草草)。此时再看火星表面,已然是面目全非:到处都是因撞击而形成的巨大深坑,其中不少已经汇聚成了波光粼粼的湖泊;原本并不算广阔的海洋,如今更是扩展到了几乎覆盖火星表面一半的辽阔区域。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火星改造工程迎来了至关重要的第二步。洒下大量的生命之种——藻类、苔藓,还有那些在地球上随处可见的水草和杂草的种子。而且李富贵特意增加了大量的蓝藻种子,因为蓝藻能够大量的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随着这些种子与火星土壤的亲密接触,一场悄无声息但却意义深远的变革就此拉开帷幕。不久后,蓝藻宛如燎原之火一般迅速蔓延开来。它们贪婪地吞噬着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然后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出珍贵的氧气。一时间,火星的大气成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氧气含量逐渐上升。
与此同时,一部分幸运的草籽也成功地扎根于这片陌生的土地。它们仿佛感受到了使命的召唤,开始以惊人的速度生长起来。细嫩的芽儿破土而出,翠绿的叶片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给原本死寂的火星带来了一抹生机盎然的绿色。
时间来到 2022 年 5 月,一则震撼世界的消息从兔子国传出:正式启动对火星的全面开发!并且,他们还雄心勃勃地宣布要在火星上建造火星的南天门。这被正式命名为“火南门”的卫星,完全是照着地球的南天门依葫芦画瓢。尽管其重量和尺寸可能存在些许微小的误差,但在直径60公里的尺寸面前,这些都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人们相信,这座“火南门”将会成为人类探索火星征程中的一座不朽丰碑。火南门公转运行轨道基本是圆形,离火星表面约4500公里,公转一周约6小时。而火星的刚体洛希极限半径是4300公里左右,即火星地表上方900公里左右,而且火南门密度比火星还大,实际上洛希极限比理论数据还要更小,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就算是松散的岩石都不会被火星潮汐力撕碎,所以火南门的运行轨道虽然低,实际上火星的潮汐力对它的影响并不太大。
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之中,大部分行星都有卫星,火星拥有着两颗独特的天然卫星——火卫一和火卫二。这两颗卫星个头相对较小,它们的反射率也相当低,仿佛隐藏在了黑暗的帷幕之后。其中较大的火卫一,其平均直径仅仅约为 22 公里左右。它沿着距离火星表面大约 6000 公里的轨道环绕而行。当我们站在火星地表用肉眼去观察时,会发现它甚至还不及月球的一半大小,显得如此渺小。不仅如此,它看上去还异常昏暗,宛如被一层薄纱所笼罩。火卫一完成一次公转运行大约需要 8 个半小时的时间。
相比之下,火卫二则更为小巧玲珑。它的平均直径仅有 6.3 公里,与火星之间的距离约为 2.35 万公里。以人类肉眼观测,简直在浩渺的星空中就非常的普通了,犹如一颗闪烁不定的小星星般难以察觉。火卫二完成一次公转运行则需要 30.3 小时。
然而,与这两颗“娇小”的卫星截然不同的是火南门。当从火星表面仰望天空时,如果恰好赶上火南门处于最靠近火星且呈现出最大状态的时刻,那么此时人们所能看到的火南门视角竟然足足有着在地球上观看月亮的 1.5 倍之大!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惊叹的景象。更值得一提的是,火南门具有极高的反射率。正因如此,尽管火星相较于地球而言远离了太阳,但每当夜幕降临,在火南门那璀璨光芒的映照之下,火星上的夜晚竟比原本地球上的夜晚还要明亮许多。于是乎,火星这片神秘的土地终于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那颗明亮如银盘的“月亮”。
众所周知,火星与太阳之间存在着相对较远的距离,同时它并没有像地球那样拥有大型的卫星环绕其周围。正因如此,火星表面所受到的潮汐力相较而言显得较为微弱。这种较小的潮汐力对于火星上的空气以及水汽的流动循环来说并不是一个有利条件。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尽管火南门自身的质量相对较小,但它却与火星保持着较近的位置关系。正因为如此,由火南门所产生的潮汐力恰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上述提到的不足,从而为火星的地理环境改造带来积极影响。
不仅如此,每隔 48 个小时,火南门便会与火卫一发生一次相合现象。每当这个时刻来临,它们两者共同作用于火星而产生的潮汐力将会达到最大值。随着火南门的存在,火星的地壳活动也将变得更为活跃起来。海洋中的涨潮和落潮幅度会明显增大,进而形成更为壮观的自然景象。此外,火南门还有可能引发一种被称为“发电机效应”的物理现象,通过这种效应可以有效地维持整个行星的磁场稳定。这些变化无疑都将为未来人类对火星的探索、研究乃至最终实现火星移民等计划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前些年的时候,众多天文学家纷纷发表声明,表示他们通过观测发现火星表面出现了令人瞠目结舌、堪称天翻地覆般的巨大变化!然而,这番言论一经传出,便立即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和质疑。许多人站出来表示强烈反对,坚称一个星球绝无可能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经历这般剧烈的转变。
有人认为当前所进行的观测存在误差或失误;也有人指出或许过去对于火星的观察不够全面、准确,从而导致数据产生偏差。而问题在于,恰恰就在这关键的几年里,竟没有任何新型的火星探测器前往火星展开实地探访工作,人们所能依靠的仅仅只有那些通过望远镜获取到的有限信息。因此,对于火星表面是否真的发生了如先前所说的那种惊人变化,众人始终无法给出确凿无疑的定论。只能进行更多的密集观察,以确定火星上的真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