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魏国人已经接到了那个女子,那就证明消息是假的。
可之前魏王对赵国已经派出过使者,虽不知道和赵王说了些什么,但肯定是因废后之事去找赵王要理由的。
两者起些冲突,似乎也是正常的吧?
魏国人因此心中有怨气,也是正常的吧?
而那女子毕竟是带着赵王孩子回来的,接回人之后,魏国在表面上将此话题引向秦国,让赵国感到蒙羞或者给未来的动荡埋下种子,也是可以理解的吧?
而如果那消息是真的,那蒙羞的就是魏国。
魏王能对外说吗?
他能承认是因为自己的个人想法而造成如此后果吗?
那这个时候,他又该如何跟赵国说?前王后最终最应该去哪?
放眼天下,赵国前王后只能去齐国度过余生,才是最合理的选择,因为他既无法向秦国要人,也无法承担彻底激怒赵国的后果。
“可这个时候,偏偏是魏国人去赵境内杀了人,挑起了战争。”后胜一副睿智状:“魏王不应该如此不智才对,那就只可能是,赵国主动挑事嫁祸给魏国的,想要发泄他们的前王后被秦国人接走的怒气。”
齐王建听着后胜的分析,只觉得无比有道理。
“那相国,你的意思是,他赵王如此冤枉本王,是故意的?就是想向天下人或是赵国人表明,前王后其实很可能在齐国而不是秦国?”
“或许还有一种可能。”后胜说:“真的是魏王发起的战争,是我齐国支持魏国给了他们敢和赵国开战的底气,赵王这信件只是想表明他已经知道了我们和魏国的结盟,故意的。”
齐王建深吸一口气。
不管是哪个,这都不是赵王冤枉寡人的理由!
“他赵王不是说本王在支持魏国吗?相国,本王真的想支持了!不为别的,就为了告诉赵偃那小子,本王不是他可以冤枉的!”
后胜微微点头,为了齐国的颜面,此是应该的。
如果让郭开知道了这个结果,他可能会很羡慕后胜。
毕竟后胜只需要动嘴皮子就可以将齐王牵着走,而他郭开不仅要了解各方势力,还要亲自指挥人手行动来做局……
三天后。
赵魏边境。
李牧看着前方正在列阵的魏国军队,面上有着一丝冷笑。
这几天下来,通过数十场小型战斗,他已经摸清了魏国各城池的防御力度,以及面前这支魏国大军的战斗力。
魏武卒很强,强到只有他李牧的亲兵和邯郸大营里的少数精锐部队才能抗衡。
但魏国国力不行了,魏武卒单兵再强也没用。
如此大战,对方居然只带来了几百魏武卒,他们只能在战场上充当军队箭头,却失去了决定性作用。
论数量,他赵国如今能和魏武卒相抗衡的精锐比魏国要多出好几倍。
“报!”
“大将军,西面三十里外,魏军两万援兵正往此地赶来,东面十里,魏军五千骑兵正准备绕后!”
李牧瞬间就在脑海里推演了一下。
对方主将还算有点脑子。
可还不够。
李牧分出了七千人去拦住那两万魏军援兵,又分出了三千骑兵,似乎是准备去拦住那五千骑兵。
于是除去双方守护辎重以及粮草重地的守军外,正面战场上,进攻方李牧手上就只剩下了三万人,防守方魏军则是五万。
双方的大营都延绵数里。
在中间留出了一片用作战场的开阔地。
魏军军阵内。
魏国大将军魏熙听着斥候的回报,心里忽然就没底了。
对那骑兵,他其实不抱什么希望,只是做个样子;可自己那摆在侧面的两万部队,李牧居然就派七千人去拦?
他哪来的底气?以为他赵军和秦军一样强大不成?
“将军?”
身旁,一个将领看着他,跃跃欲试。
在这个战国时代,还保留着一种极其古老、稀少的现象——斗将。
与后人想象的每一场战斗之前都斗将不同,大部分斗将都只存在于战国之前的时代里,而且准确来说也不是斗将,而是双方贵族的一种礼仪性比拼,用于比试个人勇武的。
到后来有了‘兵者诡道也’,这斗将就慢慢消失了,秦朝统一之后,这几乎绝迹;少数有的时候,也是在双方大军混战时双方猛将恰好挑上了对方而已。
军阵前斗将?
你将领出来一个试试,你看我万箭齐发射不死你……
但这一次,这个将领知道魏熙的战斗计划,所以才有了斗将的兴趣。
一是为了拖延时间,二是为了给己方长长士气。
魏熙沉默了一下:“派人去叫阵!”
赵军内。
“斗将?”
李牧有些意外,随即哈哈大笑:“他魏熙怕是想拖延时间吧?”
“去告诉魏熙,本将和他打一场敢不敢?”
魏军里。
听到回报,魏熙沉默了一会:“那就别斗将了,直接开战吧。”
“将军?!”
身旁,之前发声的将领当即有些不满:“那我和李牧打!”
“直接开战,不用打了。”
……
赵军军阵后方。
一个以两座小山头为基础扩建出的营地外,五千魏国骑兵来到了这里。
不远处还有一座小城,眼下这赵军营地和小城上都升起了烟雾。
“将军?为何不打啊?”
魏军骑兵将领身旁,副将有些疑惑的问了句。
这营地是赵军粮草重地,一旦打掉,赵军绝对要混乱几天。
将领没说话。
大将军派他们来,是为了迷惑赵军,同时引诱他们分出一些骑兵的,好给其他方向的战斗减轻压力。
但问题是,他们这一路走来,除了一些赵军斥候外,没有一个赵军骑兵来拦他们。
而这营地里最多三千守军,难道赵军这么自信?
这不对劲……
与此同时。
主战场西面十公里外。
两万魏军正在一名将领的指挥下准备进攻,他们面前,仓促赶来的七千赵军士卒毫无惧色,快速列阵准备迎敌。
当双方的战鼓声同时响起时。
北面。
三千赵军骑兵带着滚滚烟尘直冲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