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番讨价还价,行政组与农业代表达成了妥协,制定了一个方案,每一个公社如果识字率达到100%,就可以可以派出一个名额学习驾驶维护拖拉机,某一公社申请到使用拖拉机的资格后可以酌情扩大公社耕地规模。
行政组强硬的解释道,文盲是没有能力学习驾驶拖拉机这种新式产物的。原先公社中一直是以力气大为尊,一个强壮的庄稼把式意味着能干活,至于识字这种上面分派的任务,对这种虚头巴脑的指令农民一直不以为然,在领地中一直是是识字率最低的团体,识字率达到100%的公社绝对是凤毛麟角。好在农业代表得到了这种结果,也算是对乡村父老有个交代了。
尽管这蒸汽拖拉机笨重,跟现代社会的机器没法比,但它却是这个时代的巅峰之作,背后藏着领地内最新的炼钢、水利机床和电力技术。每一台都是工匠们精雕细琢的杰作,不过代价是产量很低,一个月顶天了就两台。
苏星云内心着急,特别希望像现代社会一样,零件一凑,流水线上一转,产量就噌噌噌就上来了。但现实是残酷的,领地里那点钢铁产量,根本无法满足大规模制造的需要。流水线?哼,想都别想,原材料跟不上,神仙也白搭。
农田粮食产量遇到了古代种田的天花板,农民再努力产量也不会增加。苏星云琢磨了两招破局:
第一招,工业造化肥,听起来简单无比,但仔细一研究,仅仅是合成氨技术那门槛,就卡死了无数二战后的国家。钢瓶质量这一关,在现代都是硬骨头,更别说这原始小作坊了。新中国那也是科技树长了几十年,直到改革后才拥有大规模制造化肥的能力,现在想都不要想。苏星云苦笑,梦想可以有,但妄想就免了。
第二招,扩张土地!土地不扩张,再这么消耗下去就是等死,跟二战时的日本一样,经济压力超大,到了破产的边缘,不打是不行的,打仗就需要面对超级强敌。苏星云现在就这么个处境,要么憋着等死,要么豁出去拼一把。这世道,不进则退,苏星云已经准备好了,要干就干票大的!
公元1342年秋,苏星云盯着地图,下定决心,发展还是要打出来的,打得一拳出,免得百拳来。秋收一完,他立马给各地的民兵下了动员令。会上,苏星云直截了当,说了抢地盘的紧迫性,尤其对西边那些肥得流油的地主地,领地现在望眼欲穿。底下的代表们一听,纷纷点头,十分积极的拥护这次行动!
不得不说,当一种犯罪方式没有得到惩罚,在利益的驱动下就肯定会有第二次。不得不说,当一种犯罪方式没有得到惩罚,在利益的驱动下就肯定会有第二次。在第一次对外扩张的时候,淮南西路最高长官莫日根没有对苏星云进行打击,造成了领地中的人一种错觉,那就是没有人管他们,对领地外的地盘存在着一种土匪心态。心想既然能抢第一次没啥事,那么抢第二次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原本苏星云还担心动员令不给力,还下达了补贴政策。那就是,这次参与打土豪获得的土地由集体农场耕种,每年产出的粮食中提出3成,按军功大小分配给参战者,一直持续三年。结果在这种片面的宣传中,民兵征集的场面真是火爆。只是所有人都下意识的忽略了这样做元朝政府的反应。
苏星云一口气拉起了两万民兵,这回可是下了血本,要不是想着村里还得留点人守卫,这数字还得涨。他分成五路兵马,配上闪闪长矛,还增加了套芦苇加铁片的轻甲,和同款的头盔,。每队标配十门火炮、一架投石机,训练一番后,列队、摆阵的动作做很标准。
更厉害的是,他还从护村队里抽调精英,组成了两千人的火炮军团,四十门火炮,火力十足。这配置,要是苏星云真豁出去干,半年内就能打出当时太平天国的面积来,这个武力程度,放在哪个朝代都是造反界的扛把子。
可苏星云站在这支军队前,自豪感油然而生,但冷风一吹,他就清醒了。他明白,这次行动是冲着那些土豪的地去的,不是真的要扯旗造反。现在造反的时机还没到,自身太弱小,并且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这才不得不跟外面的人硬碰硬。
他给自己定了调:抢粮不抢权,目标明确,行动迅速,打完就跑,绝不恋战。毕竟,真正的挑战还在后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