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苏星云领着五十多号人,在领地里圈了一片空地,然后开启了“大炼钢铁”的壮举。
首先,泥瓦匠们制造出炼铁所需要的耐火砖,耐火砖的主要原材料是高铝矾土、硅石、镁砂、粘土等,经过破碎、筛分、混合等处理后,放入模具中成型,然后经过干燥处理,以去除水分。再将干燥后的耐火砖放入窑炉中进行烧制。烧制温度通常在 1300℃以上。泥瓦匠制造了大量的耐火砖,然后用这些耐火砖建起了一座高炉。这高炉的建造十分困难,经过多次“回炉重造”,才勉强符合苏星云的要求。这还是他作弊的结果,用“超感”技能,他就像是个人形探伤仪,把炉壁的每一寸都探查了个遍,连芝麻大的裂缝都不放过,生怕第一次炼铁就上演“炉毁人亡”的悲剧。
苏星云根据现代炼钢知识,给元代的高炉进行科技升级,将鼓风机管道外加装燃烧炉,给空气加热,防止高炉温度不稳定。还巧妙地设计炉内格挡,分层放置铁矿石和焦炭,让它们充分接触,促进化学反应,提升炼钢效率。
当然,苏星云脑中的高科技点子还很多呢,比如高炉废气循环利用什么的,但现实是骨感的——工匠不够,资金紧张,技术水平差,他只能先挑最实用的来。毕竟,第一次试水,稳字当头。
就这样,一座高炉从无到有,耗时一个月,终于研制成功。好在材料方面,小黄洲周边资源丰富,高岭土之类的很充足,苏星云出去半天时间,就把把空间都装满了,然后放在原料仓库备用。
接下来,炼焦炉也成功建造起来。这炼焦的作用是煤炭的品质进行升级,去掉杂质,提升品质。而且,焦炭炼钢,火力更猛,温度能够超过钢铁的熔点,这对炼钢是至关重要的。苏星云还把炼焦炉和高炉安排的近一些,计划在未来加装废气循环加热,让资源循环利用,环保又节能。这布局简直是立意深远。
一切后勤事务就绪,小黄洲的第一次炼铁在今年第一场雪后开始了。高炉之内,铁矿与焦炭的相互叠加,加上调节酸碱平衡的石灰粉,只等点火的命令传来。
随着苏星云的一声令下,第一高炉的点火仪式正式拉开序幕。五头毛驴作为动力源,木匠们精心打造的鼓风机在毛驴的驱动下,不知疲倦地转动着,将一缕缕加热后的热空气送入炉膛。虽然苏星云心中有个“水利鼓风机”的设计图,但碍于现实条件的限制——挖渠工程浩大,人力物力皆不足,只能暂时搁置,待日后条件成熟再行实施。至于直接将高炉建于江边?那简直是拿全村人的安全开玩笑,长江之水,夏涨冬落,万一发了洪水,整个钢铁厂都要受损。
炉内,火焰与矿石共舞,温度逐渐攀升至沸点,铁矿石在烈火中化作铁水。苏星云凭借他那超乎常人的“超感”,时刻关注着炉内的微妙变化,确保一切尽在掌握之中。许久,高炉坚固如初,未见丝毫损毁之兆,这无疑是对团队辛勤付出的最好肯定。
周围,参与炼铁的众人屏息凝视,一个多月来,他们的汗水与努力,都凝聚在这一刻。苏星云凭借多年的经验,判断出开炉的最佳时机,一声“出铁”令下。
几个小伙子迅速响应,合力用竹竿撬开沉重的出铁口,赤红的铁水,如同奔腾的岩浆,从炉口喷涌而出,瞬间照亮了整个现场,它快速流入一旁的加热坩埚中,此时坩埚下已经用煤炭加热,确保铁水保持最佳温度,等待进一步的加工处理。
当第一炉铁水成功出炉的那一刻,欢呼声、掌声交织在一起,响彻云霄。
“哇塞,真的是铁水啊,这颜色,这热度,绝对是一炉上好的铁!”
“苏少爷简直就是炼铁界的高手,这手艺,简直可以封神了!”
面对众人的夸赞,苏星云却保持着谦逊的笑容,他高声喊道:“大家别光顾着高兴,趁热打铁,炒铁小组赶紧动起来!加料的小组,你们的工作开始了!”
随后,几个人利用传力装置,手持熟铁棒,在坩埚内搅动,不断搅拌着滚烫的铁水,直到它逐渐凝固成型。
另一边,另一组工匠则如同运用滑轮系统,“大力水手”般轻松地将重达数百斤的原料包送入高炉,开始了新一轮的冶炼。
时间仿佛停滞了下来,随着第一轮铁水在耐火槽中缓缓凝固,一块块铁锭逐渐显现。
两位经验丰富的老铁匠,脸上洋溢着孩子般的笑容,他们抚摸着这些铁锭,连声赞叹:“好铁,好铁啊!我这一辈子,能见到这么高质量的铁,真是三生有幸!”
苏星云闻言,也高兴的不得了,但他心里知道,如果用二十一世纪的眼光来评判,这些铁或许只能算是“入门级”,但在元朝这个时代背景下,它们无疑是上乘之作。一方面,经过炒铁工艺,铁水中的碳含量显着降低;另一方面,石灰粉的加入,又有效减少了铁中的硫和磷等杂质。
他转头对两位老铁匠说:“现在铁已经出来了,你们的工作量大大增加,不过不用担心,我给你们制造一个打铁机器,以后不用上阵打铁了。”
蔡铁匠一听,好奇地问:“苏少爷,您到底给我们铁匠组安排了什么机器?”
苏星云神秘一笑,拉着两位老匠人的手说:“跟我来,保证让你们大开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