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远试着去看那个评论主人的账号资料,可留言的主人在脸书上没有留下太多资料,甚至生日写的都是2020年01月01日,这个时间一看就是胡乱填的。
性别那一栏填的更是沃尔玛塑料袋,倒也算是入乡随俗。
但是结合那条动态的上下文语境。
那条动态是一群人在抱怨算力资源太贵,而这個评论的主人显然就是在炫耀。
林远也就将这理解为,就好比:有人在那哭穷吃不上饭的时候,这个评论主人炫耀自己不但能白吃白喝,吃完还能白拿东西。
那么问题就来了,人家凭什么让你白拿东西。
所以,林远几乎可以肯定,OCR就是一家隐秘的NGO组织。
至于NGO组织嘛(Non-Goveral anizations),早就已经臭名昭著。名义上是非盈利的政府组织,实际上就是白手套。世界哪里有动荡,哪里就一定有它们的身影。
-----------------
虽然林远目前并不清楚昵称“Bloody $ong1024”的真实身份,但是凭借手头的信息,只要有足够的公权力配合,就肯定能找到这个家伙。
因为OCR既然在HK注册了分支办事机构,且那个个人博客的域名也是注册在HK的,那就会在当地信息主管部门有备案。
进而就可以查到那个域名被提供给了谁使用,进而查到那个博客的主人,而“Bloody $ong1024”就是那个博客主人的朋友。顺藤摸瓜查上去,是根本逃不掉的。
甚至如果那个家伙没有采取一些科学上网措施的话,只需要通过网络排查就能把他找到。比方说,假如他连自己设备的MAC地址都没有隐藏的话。那就可以根据MAC这个入网设备唯一的身份ID去追踪到他。
总之,没事别在网上瞎勾八装X炫耀。只要想找你,多半都能找得到。
尤其是这个Bloody $ong1024,林远估计他多半也是因为万圣节有些忘乎所以的缘故,怎么能在公开场合用外网社交平台上的昵称呢。他或许很享受万圣节躲藏在面具下的快感,可在网络时代很多东西都会留下痕迹。
但相比于知道这个家伙是谁,林远显然更加关心怎么从OCR那里薅计算资源的羊毛。
于是林远自然而然就把目光放在了OCR部署在HK的中文官网上,他也很顺利地找到了申请免费计算资源的入口。
他当即就点开进去查看详情。
不出所料,事情果然不会是那么简单。因为OCR的官网上可提供免费申请的计算资源极其有限。
OCR甚至没有提供可供远程登录的虚拟机啥的,而是就提供了一个网页式的在线Python编辑器。就是使用者根本不会感知到机器的存在,而是只能在对方提供的网页代码编辑器上跑自己的代码。
这其实就相当于把原先本机电脑上的IDE搬到了云端而已。(IDE,Ied Development Enviro,集成开发环境。就是拿来写代码跑代码用的)
林远注册了OCR的账号,注册过程倒也很方便。只需要做一份简单的答卷,上头的问题都是helloworld级别的。
比如:用伪代码实现两个变量的数值交换。这种问题对于程序猿来说是入门级的,但对于门外的麻瓜来说:纳尼,什么是伪代码。
林远明白对方此举仅仅是为了过滤掉一些恶意申请资源的人。
申请完成账号后,也就顺利拿到了资源配额。可林远看了之后,,,shit!他都没有试的欲望了。
因为对方在公告中就明说了:分配的计算资源是共享的,他们无法给出准确的算力指标。
所谓共享,就是特么一群人一起分享固定的计算资源。不管僧多不多,反正粥就这么点。
林远摸着自己下巴,揣摩了一会儿。
这OCR明着给人的感觉,和国内的那些个云计算服务商差不多呀。国内的云计算服务商也会提供一些公用的云主机和计算资源。这类公益性资源一般配额都不大,且也都是共享式的。除了云计算公司为了宣传自身以外,倒也确实带来不少方便。
因为这类部署在云端的IDE,是不需要搭建任何前置开发环境的,打开网页登录后直接开干。你也不需要配置多高的电脑,只要能打开游览器上网就行。
主打一个--开箱即用。
当然,“开箱即用”是IT界的术语,就是指的字面意思:箱子打开来,里面的东西拿出来就能用。但其实“木有前戏,tuo了就淦”更加通俗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