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常洛微服走在京城一条热闹的街道上,忽然,一阵哀嚎声从不远处传来,他心中一动,循声望去,只见一家药铺门口围满了人。
“求求大夫,救救我家孩子吧!”一个妇人跪在地上,抱着一个面色苍白的孩童,哭喊着。
“这位夫人,你且起来说话,孩子怎么了?”药铺里走出一位老大夫,捋着胡须问道。
“孩子他……他早上还好好的,突然就开始发热,还说肚子疼……”妇人泣不成声。
老大夫伸手探了探孩子的额头,又看了看孩子的舌苔,眉头紧锁,沉吟片刻后,他摇了摇头,说道:“孩子这病,老夫也无能为力,你还是另请高明吧。”
“什么?连您也治不好吗?”妇人闻言,顿时面如死灰。
周围的百姓也纷纷摇头叹息,议论纷纷。
“这孩子怕是不行了,真是可怜啊……”
“这年头,找个好大夫怎么就这么难呢?”
朱常洛将百姓的话语听在耳里,心中五味杂陈。他想起自己当初设立医书局的初衷,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获得更好的医疗条件,可是如今看来,仅仅依靠整理医书,普及医学知识,还远远不够。
回到宫中后,朱常洛便立即召见了叶天士,将自己在民间看到的景象告诉了他,并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朕打算推行医官考核制度,定期对太医院以及各地医官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医术、医德等方面,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医官,一律罢黜!”
叶天士听后,也深感皇上此举的必要性,他领命而去,将这个消息传达给太医院的医官们。
然而,这个消息却在太医院引起了一阵轩然大波,许多医官纷纷表示不满,认为这是对他们的不信任。
“皇上这是何意?难道我们这些在太医院任职多年的老臣,医术还不够精湛吗?”一位老医官吹胡子瞪眼地说道。
“就是啊,我们行医多年,救人无数,如今却要被考核,这成何体统?”另一位医官也附和道。
叶天士耐心地向他们解释道:“皇上此举,并非是对各位的不信任,而是为了提高太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更好地为百姓服务。”
“提高医疗水平?我看皇上是被那些江湖郎中给骗了!”一位医官不屑地说道,“那些江湖郎中,只会些旁门左道,根本不懂真正的医术!”
“皇上,您可千万不要听信谗言啊!”
面对众多医官的反对,叶天士一时也感到左右为难……叶天士将太医院的反对声如实地禀报给了朱常洛,并将自己也劝说无果的消息告知皇上,静待指示。朱常洛听后,眉头紧锁,他知道推行任何改革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必然会触碰一部分人的利益,从而引起他们的抵制。但是,他决不允许这种抵制阻碍医疗改革的步伐!
“皇上,臣妾倒觉得这件事并非无法可解。”这时,一直默默陪伴在朱常洛身边的董小宛轻轻开口道。
“爱妃有何高见?”朱常洛转头看向董小宛,眼中充满期待。
“那些医官之所以反对考核,无非是担心自己的地位受到影响,害怕被淘汰。皇上可以收集一些他们平时敷衍了事、不思进取的证据,在考核之前将这些证据公之于众,堵住他们的嘴,这样一来,他们便无话可说了。”董小宛缓缓说道,语气温柔却透着一股坚定。
朱常洛听后,眼前一亮,赞赏地点了点头:“爱妃言之有理,朕这就去办!”
说罢,朱常洛便吩咐锦衣卫暗中调查,果真收集到不少太医院医官的“黑料”,比如收受贿赂、草菅人命、玩忽职守等等。他命人将这些证据整理成册,张贴在太医院门口,供所有医官和百姓观看。
一时间,太医院门口人头攒动,议论纷纷。那些原本还理直气壮反对考核的医官们,看到自己的“光荣事迹”被公之于众,顿时羞愧难当,哑口无言。
解决了反对的声音,朱常洛开始着手制定考核的具体细则。他特意邀请了李时珍进宫,与叶天士一同商议。
“皇上,老朽认为医官考核,不仅要考察医术,更要注重医德。”李时珍捋着胡须,语重心长地说道,“医者仁心,只有具备高尚的医德,才能真正为百姓解除病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