帘子掀开,王掌柜疾步进入,对着陈修才和众人拱手招呼一下。
王掌柜是商会派驻跟着队伍一起开拓商路,巡边军已经在此安营扎寨,可商路却还没有头绪,不由得焦虑中生。找不到生意门路,这对他和商会就是坏事。想着陈修才要在此筑造城池做长久打算,不由得心生一个法子,想做巡边军转输粮草装备的生意。
“大人驻扎于此,我一路过来看到许多野生大豆高粱,如果让我们来供应巡边军的粮草,顺带可以把生意做到沈阳、铁岭督师那里。”王掌柜三言两语就把话讲的清清楚楚。
“王掌柜,这生意目前太小,估计赚不到什么钱啊。”陈修才说道。
王掌柜赔笑一声,道:“江浙商人,出门在外做买卖,生意不管大小,能生就可以。哪怕赚一个铜板,也是赚啊。”
陈修才听了他的想法,不由得哈哈大笑。不愧为务实的生意人。
“这生意恐怕一时半会还没法着落。”胡铁化插嘴道。
“不过,你说到粮草,我估计我们持续不了多久。我刚才与三位大人商量屯田,你帮我看看是否合适。”陈修才说着,指了指姚之翔写的。
王掌柜读了两遍,放下,踌躇了一下,说道:“陈大人这番谋划着实长远。不过。。。”
“不过什么?”
“不过目前实施恐怕时机不对。”
“为什么?”
“人性。”
“人性?何解?”陈修才和几个人顿时伸长了脖子,好奇的等着王掌柜接下来的话。
“眼下营造官署城池,最缺的就是劳力。三个月五个月后最缺的就是粮食。”王掌柜说道。“这授田布告陈大人的意思是好,让他们耕者有其田,就会卖力耕种,然后就可以给养大军。”
陈修才默默点了点头。这话说道心坎上了。
“可大人有没有想过,现在如果分到田地,他们便自顾自的耕作,原本集合一起,现在就成散沙,以目前的个体能力,恐怕无人能独自存活。而人性本私,他们都会为自己田地操劳,不会顾及他人的。这样反而过犹不及了。”
大道至简,王掌柜的话瞬间点醒了众人。
就好比赈灾,真正饥寒的人是不在乎米汤里有泥土的。而那些不是灾民想占便宜的人才会在乎。
有些政策,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制定者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觉得受惠者得利,而忽略了人性会钻空子。
陈修才恍然大悟。
“依你之见,该当如何呢?”
“大人只需在这上加个条件。”王掌柜说着,拿起笔在姚之翔写的文字上添加了几句。
凡是招徕流民,投奔巡边军者,或寄籍巡边署者,凡为官署开垦田亩百亩者,男丁授田二十亩,妇授田十亩。衙门给种给牛。得利官署与民各分一半。耕作三年之后,田地归民为永业田,可传子孙。每年只纳十一之税。
凡是有军功者,立功一级,授永业田四十亩。五年不纳粮交税。
一举三得的主意。简单的一句话:你给官署卖力了,官署自然会奖励你。卖力的越多,奖励的越多。
对陈修才来说,既然保证了官田开垦。对流民来说,又有了私产的期待。上古的井田制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