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四,夜空无云,月色澄明,海面波光粼粼。不时有刀鱼船静静划过,将粼粼波光扯成一弯细细白炼。
战船一排排舷舱门窗紧闭,只有一扇窗打开,一个十七、八岁儒衫少年负手立窗前,静静欣赏碧海明月。若这少年青衫纶巾,摇着描金扇,漫步于青柳红楼之间,不识者只会当他是个偎花依柳的公子哥儿,绝难想像,他就是大元昭勇将军、上万户、建康府总管,张珪。
舱门传来叩击及禀报:“将军,文先生带到。”
张珪转身,整整衣冠,开门,合袖叠掌顿首为礼:“学生公端,拜见先生。”
门外站着三人,两人押守,一人背映月光,昂然负手。泠泠月色下,身影清瘦秀逸,透着一股难言的茕茕孑立的孤独感。
那人不动,只淡淡道:“将军乃一府总管,摄管万户,又何必过于自谦?”
张珪笑容温文尔雅:“学生曾就教于中斋先生,二先生俱同出古心先生门下。故学生乃真学生而非自谦。”
那人一震,踏前一步,室内灯光映来,但见此人四旬上下,眉清目朗,面容清瘦而憔悴,须发虽乱,却不减俊逸。虽然以囚徒之身面对敌军将军,腰板却直挺昂然,目光淡定如视匹夫。此刻微微动容:“中斋也被俘了?”
“是,先生于厓山南礁两度投水,均为我军士所救还。家严多番劝说未肯降,以礼待之,命学生求教。”张珪半是赞叹半是叹息道,“先生博通古今,胸藏奇学,学生受教时日虽短,受益良多矣。”
那人只说了两个字:“好!好!”很明显,不是赞张珪学得好,而是为老友的坚贞不屈而欣慰。
张珪不以为意,笑道:“今夜月明潮平,先生久居舱中想必也闷了,学生近几日多有怠慢,特邀先生共赏海上明月,碧海潮生。”
那人大袖一拂,后退一步,朗声道:“大宋太子少保、信国公、右丞相文天祥,见过大元昭勇将军。”
文天祥。
张珪一怔,顿时明白过来,这位大宋丞相如此正式报上全部官阶爵位,无异于宣告与自己划清界线。什么先生、学生,一概不认。果然正如父亲所言,是块又犟又硬的顽石。哪怕搬出其好友、宋礼部侍郎邓光荐为师当晃子,扯过故宋丞相江万里(古心)的大旗当虎皮,也未能令其放松警惕……呵呵,越是这样,自己越是要试一试,看是否真如父亲所言,连一丝缝都钻不进。
张珪少年老成,颇有城府,笑容不减,肃手延请:“丞相请。”
文天祥拱拱手,从容入坐。身后两押守鞠躬掩门,按刀守于门外。
张珪敬酒,文天祥举饮,三敬三饮,始终一言不发。
张珪举杯遥敬明月:“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此情此景,丞相可忆乡梓?”
文天祥停杯转首,遥望那轮硕大圆月,出了会神。正当张珪心下暗喜,自忖挑动了文天祥思乡之情,接下来可便宜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