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河水解冻。
伴着微凉春风,卫籍终于回到了安邑城下。
城门处,郡丞吕晔与功曹卫固领衔河东大小官吏早已等候多时,见卫籍翻身下马,吕晔连忙上前,躬身说道:
“河东郡丞吕晔恭迎太守!”
随着吕晔说罢,除了卫固以外的河东文武纷纷对着卫籍拜道:“恭迎太守!”
几十位官吏下拜的场面虽然远不及卫籍在雒中参加大朝会时宏大,却也足够震撼!
这倒也正常,说到底,汉代以郡为国,卫籍身为河东太守算是这些人的‘国君’,如此礼节相迎,倒也不算逾制。
只是在卫籍震撼之余心中却笼上一层阴霾,只因为这群人当中除了自己兄长卫固以外,皆是在吕晔的带领下朝自己下拜,吕晔在河东地位可见一斑。
“有劳诸位了。”
卫籍不动声色的说了一句便走到自家兄长面前,缓缓开口:“兄长,一切可安好?”
卫籍一语双关,既是在问卫固自己同样也是在问整个河东,卫固自然听出了卫籍的言外之意,微微颔首说道:
“仲道放心,一切无虞。”
此言一出,卫籍这才放下心,转头看向吕晔。
对于此人,卫籍印象不深,只记得当初白波犯境时,便是此人向王邑进言,让王邑退守河东半壁,若非靠着卫籍先知先觉,如今河东局势尚不知糜烂到何种地步。
对于这种人,卫籍自然没有好脸色,况且随着荀彧的到来,在卫籍眼中,这位在河东尸位素餐多年的郡丞已然形同虚设。
卫籍不咸不淡的开口:“吕郡丞,别来无恙。”
吕晔连忙答应:“有劳府君挂念。”
顿了顿,吕晔斟酌说道:“府君一路辛苦,在下已命人通告河东全境,府君放心,河东上至大小百官,下到闾右豪强定会全力支持府君接掌河东!”
说罢,吕晔不着痕迹的瞟了卫籍一眼,似乎是要告诉卫籍,河东上下若是没有他吕晔,没人会真的听命于卫籍。
要挟之意溢于言表!
此言一出,围在卫籍身边的众人当即面面相觑,神色各异。
在场众人哪个不是名垂史册的人物,焉能听不出吕晔言语中的威胁,以至于张辽面露怒色,正要上前却被卫籍眼神制止。
随后,卫籍不动声色的说道:“如此,便有劳吕郡丞了。”
说罢,卫籍便拉着吕晔的手,十分亲切的说道:“事不宜迟,劳烦吕郡丞替我等做交接诸事。”
“不敢,太守请!”
吕晔身子微侧,右手虚指城门,便将卫籍等人引入城中。
入城后,卫籍心中思绪翻飞,倒不是他不敢处置吕晔,而是城门处百官相迎,彼时场合着实不好当场发作。
但卫籍不会善罢甘休,他看着在身前带路的吕晔,心中如是想到:
“待文书交接后,定让你好看!”
……
就这样,在吕晔的带领下,忙碌了半晌的卫籍这才在府衙内完成了文书与印绶的交接,终于成为了河东新任太守。
诸事咸备后,卫籍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对吕晔吩咐道:
“有劳郡丞,召河东诸文武府衙议事。”
吕晔略作犹豫,看了看卫籍身侧的卫固,还是领命而去。
待吕晔走后,卫籍与徐晃一番寒暄后,便看向卫固,眯着眼说道:
“兄长可知这吕晔的来历?”
卫固身为太守府功曹,对于这些自然是心知肚明,稍加思索后便说道:
“此人出自河东吕氏,在河东历任数职,就连先前的太守王公都对他忌惮三分!”
“原来如此。”
卫籍面露恍然之色,沉吟开口:“没想到此人竟是吕氏之人,怪不得敢如此肆无忌惮!”
却说这吕氏乃是河东之地仅次于卫氏的大族,甚至于随着吕晔多年在太守府中经营,吕氏声望已经隐隐盖过卫氏,有望领衔河东士族。
卫固适时开口:“依愚兄之见,仲道新至,根基未稳,此时还不宜与彼辈交恶,还是以拉拢为上。”
卫籍点了点头,不置可否,转身在堂上端坐,静待太守府众属吏的到来。
卫固见卫籍点头,以为卫籍同意了自己的说法,也不再多言,转而看向门外。
殊不知在卫籍心中吕晔越是势大,他越要以雷霆手段逼其让位。
先不说此举是为了给荀彧腾位子,即便是没有荀彧,卫籍也不会允许在天下大乱之际有这样的人出现在自己治下。
……
就在卫籍沉思之际,河东的属吏陆续赶来,众人看着这位新任太守坐在堂上一言不发皆是面面相觑,唯有荀彧好整以暇的打量着堂下众人。
半晌后,吕晔忍不住开口:“府君,河东三百石以上文武已悉数到场,还请府君示下。”
卫籍置若罔闻,自顾自的执笔在竹简上写着什么。
良久后,卫籍搁笔,吹干墨迹后目光在众人身上扫过,最终停留在荀彧身上,看着荀彧缓缓开口:
“郡丞可知,此乃何人?”
吕晔看了一眼荀彧,不知道卫籍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硬着头皮说道:“在下不知,还请府君引荐。”
“此乃颍川荀彧,字文若,乃是前太尉慈明公之侄。”
“可是颍川荀氏?”
卫籍轻笑一声:“正是,除此之外,文若还是本府妻兄。”
说到这里,卫籍转头看向吕晔,再次开口:“吕郡丞在河东为官多年,想必对于河东官员任命颇为熟悉,不知在郡丞眼中,这等人该居何职?”
此言一出,吕晔当即面无血色,终于听明白了卫籍的言外之意,这是要让他退位让贤啊!
直到此刻,吕晔才突然反应过来,自己之前的想法多少有些不切实际,他原本以为,不论河东换谁来做太守,都离不开吕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