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娃子的声音在北屋村的上空回荡,显得格外沉重。
“首先,这件事政府是知道的,态度是不反对不支持,全凭个人意愿。”
“北方的旱灾越来越严重,咱们村的地也种不下去了,村里的余粮要是吃完了,真就要饿肚子了。”
“香江那边日子好过些,我想带着你们一起去那边讨生活。”
“三娃子大伯眉头紧锁,手中的旱烟斗在指间来回转动,沉默不语。”
大伯母则在一旁抹着眼泪,眼神中有担忧,有不舍。
大堂哥和二堂哥两家则面露疑虑,显然对这个提议心存顾虑。
“三娃子,你爹咋没回来?”
三娃子大伯拿着照片,突然开口问道。
三娃子又从兜里拿出几张照片说,“我爹现在是工人,不能一回就请假好几个月。”
“大伯,您看,这是我们在香江的家,虽然比不上村里的院子大,但也足够一家子住得下。”
“只要进了工厂,每家都会分房子,头三年还不要房租。”
“那边的活多的很,老板就是咱们京城的大商人,只要咱们肯吃苦,日子肯定能越过越好。”
三娃子的语气诚恳而坚定,他试图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服亲人。
大伯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三娃子啊,大家知道你是为了我们好。可香江那么远,咱们这一路上得吃多少苦啊?”
“再说,咱们去了那边,人生地不熟的,能适应吗?”
三娃子理解大伯的担忧,他耐心地解释道:“大伯,您只管放心,咱们先坐火车去羊城,到了那边直接坐轮船,压根不用家人走几步路。”
“香江那边虽然陌生,但总有活路可走。”
“而且,我已经在那边站稳了脚跟,你们去了,我可以照顾你们。”
大伯母在一旁插话说:“可咱们祖祖辈辈都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突然要走,我这心里真是舍不得啊。”
三娃子握住大伯母的手,说:“大娘,我知道您舍不得这里。但咱们得为了一家人的生计着想啊。”
“等咱们在香江稳定下来,以后有机会还可以再回来看看。”
经过几个小时的沟通,有的表示愿意尝试,有的则还在犹豫。
杨水生明白,这需要时间,需要更多的沟通和解释,人类对未知的东西向来都很是排斥。
这个事并不着急,毕竟现在都还有去年的存粮,不到最后一步,大多数老百姓就不选择背井离乡。
林东之所以现在就开始做这件事,是因为这种事需要先驱者给后来者打个样。
总有胆子大的,或是现在就过不下去的愿意去。
一个人说好可能是骗子,十个人可能是团伙作案,要是你所有的亲戚都说好,你还会怀疑吗?
林东要的就是现在就把名声传出去,以后相信会有很多人主动找上门,自己出钱也愿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