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卯时,十七名读卷官进入东阁,开始评阅试卷。
此时的收掌官从箱中取出试卷,摊置于案上。试卷是不可以任意配置的,先取出一束,按照官阶的高低依次送到读卷官的面前。等将这束分完后,再取出一束,直到所有试卷全部分完。
殿试的阅卷,分为五等,读卷官会用“圈、尖、点、直、叉”来标记,会将卷后书写自己的名字然后在名字下圈点进行标识。
阅卷时“圈不见点,尖不见直”。所以你的卷子被分到了哪一个读卷官,谁是第一读卷人就显得尤为的重要。
如果试卷没有得到第一个读卷官的赏识,人家画了一个竖(直),那你这份试卷就没有得到圈尖的可能性了,同理如果的试卷第一个是圈,那接下来其他阅卷官也只会给你圈和尖。
一天的时间,三百多份试卷,每个读卷官的手中都有二十余份,时间非常的紧张,加上一般能成为贡士的水平都不会太差,所以读卷官评卷的速度很快,基本上也很少会给出叉,以点和直居多。这篇策问答得倒是十分难得,对边境如今的形势有着清晰的认识,分析准确得体,实而全面,务实严谨,可行性强,经济战吗?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还真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文章。
这样的文章,按照常理来说自然是要打一个圈的,不过他却一直在圈和尖中犹豫着。最后还是在卷子背面画了一个圈,但愿是个能耐得住寂寞的人吧。
当众人手中的试卷全部都评阅完毕后,就开始评阅其他人手中的试卷,也就是所谓的转桌。一份试卷需要有八名读卷官进行评定。
这篇文章写的还是不错的嘛,我给一个圈好了。这篇文章竟然是一个叉,也没差到这个程度吧,如果第一个由他来评阅的话,那肯定是可以获得一个点,不过可惜了,如今自己也只能给一个直了。
咦,这篇文章竟然是一篇令人惊艳的文章,其中提出的对策不仅贴合如今北部边防的实际形势,而且十分详尽,最后提出的经济战,绝对是通篇文章的最大亮点。
而最开始读的三张试卷,也是读卷官预判的一甲的三名,当然圣心难测,最终的结果是由皇帝钦定。此时启元帝摆了摆手,示意继续读卷。
待到十份试卷全都诵读完毕后,启元帝示意拆弥封,十份试卷到底属于何人这才最终揭晓。
“顾子轩?”启元帝看了看第一张被诵读试卷答题人的履历。
“回陛下,是今科会试的第六名!”司礼监官员恭敬的回禀道。
第六名吗?在场的读卷官们也很意外,原本以为这份卷子是出自会试前三名之手。
钦定第一名后,皇帝定了第二名,紧接着是第三名,前五名钦定完毕以后,对于剩下的五份试卷,并没有什么兴趣排定名次,试卷将会被退回东阁。
考官们看到前五名后,都有些感慨。
名次已定,读卷官们便返回东阁,
毕竟还有很多事情在等待着他们。
有些人啊,到底是不明白站得越高,摔得越狠的道理。
皇帝的偏爱到底有几分真心呢。收回了思绪,还有很多试卷等待着安排名次,需要在今天傍晚前填写好二甲和三甲的皇榜。
众人紧张的忙碌着,终于是填写完皇榜,最后将一甲三人的名字添了上去。
交由尚宝司官员在皇榜上用印。
皇榜已经出炉,此时的制敕房官也开始写传胪贴子。
而礼部也已经派人将进士巾袍送到各进士的手中。
……
一顶顶官轿在承华门前停了下来,众官员向着皇宫内走去,当然他们也是去参加传胪大典,足以见得三年一次的传胪大典有多隆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