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政宇正站在楼下发痴,突觉自己被一扇熊掌在肩头狠狠拍了一下,让他瘦弱的身体一个趔趄,回头望去,就看见了小明咧着大嘴那副欠揍的笑容。
叶政宇一边揉着肩,一边龇牙咧嘴的说道:“小明,你这是报复!”
小明是小名,大号乔维明,是所里机加工车间的老工人乔刚的小儿子。
要说起这个乔刚,那可是大大的有名。
为什么呢?
要知道,在这座全国闻名的电子工程研究所,华夏雷达系统的摇篮,号称远东第一大所内,大学生可是满地走的。
所里四千多号在职职工,本科生就超过二千五,而且年纪大点的有不少都留过苏,比如自己的老爸,还有喝过西洋墨水的,比如所里的老总工程师顾延东同志。
稍微年轻点的,也主要毕业于四九城的华清大学、哈市的哈工大,蓉城的蓉城电子科技学院、西京的西京电子工程大学等这些牛校。
要在这里混,你没个名校的毕业证书,出门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远东第一大电子研究所的名号绝对不是吹出来的。
可是在如此众多的牛逼人物中间,这位乔刚,是一头地地道道的犀牛!
他便是前文所说的,全所上下,小五千人里的独一份,唯一的一位八级钳工!
而且他那‘镇所之宝’的名头,也不是自己瞎吹的,那可是曾经的老所长,现在的四机部副部长亲封!
想当年,那还是一九五三年,本所还叫‘建宁第一电信技术研究所’的时候,乔刚只不过是个刚进所的十八岁小青工,在那个一穷二白但是激情飞扬的年代,老所长聂宗岳领着本所的奠基者们,努力攻克着新华夏自主研发的第一台中程警戒雷达——314甲型。
这种雷达采用了经典的‘八木天线’,有三对振子,整个结构呈‘王’字形,是倭国东北大学的八木秀次和宇田太郎两人发明的,被称‘八木天线’。
要想仿制这样一副天线,需要精确的加工和调试,各振子的长度、各单元之间的距离,还有怎么匹配等等,丝毫的差错都能影响雷达的精度。
特别是天线的加工、装配和调整,那是这个系统能否正常工作的关键。
而乔刚正是在这个时候,展现了他过人的天赋和勤奋刻苦的精神。
他抱着铺盖卷,吃住在测试车间,渴了就喝点凉水,饿了就冷馒头配点咸菜,仅仅凭借一个学徒工的身份,不但在天线加工过程中大放异彩,更是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装配和调整的‘土办法’,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实际使用性能!
老所长在产品定型之时,激动万分,拍着那时候毛都没长齐的乔刚大声宣布:“这是我们的镇所之宝啊!”
从此,这‘镇所之宝’名头,响遍全所。
后来,乔刚又在接下来几个重点型号的研制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乔刚的名号甚至传出了本系统之外,以至于其真名反而不为人所知。
叶政宇和乔维明玩闹了一会,就看见大盛溜溜达达走了过来。
大盛,全名盛宏哲,父亲是所里第二研究室的主任,叶政宇老爸叶舟的顶头上司,大号盛树铭。
他毕业于四九城华清大学,五九年曾和叶政宇的老爸叶舟一起,跟随老所长聂宗岳先生到当时的老大哥苏俄进行过为期四个月的培训,也是国内第一部314甲型雷达的研制参与者之一。
前世的华夏雷达群星谱里鲜见他的名字,不过其真实水平那是杠杠的,而且他有一个名满天下的部下,就是共和国预警机雷达之父——詹良生院士。
当年的詹良生还是一个刚进所的愣头青,正是盛树铭主任力排众议,任命其担纲三坐标雷达的研制任务,并将所有撤走的苏俄专家遗留下的资料给了詹良生做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