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惟用实在劝不了哥哥李惟庆,就说:“那好吧,哥,我今个手头也没有啥事,就陪你熟悉一下书坊雕版印刷的各道工序。”
木刻印书工艺流程繁琐而复杂,大致分选材制版、写样、刻版、雕刻、打空拉线、印刷、校队、套色、装订等多道工序。
选材制版,有三道工序。先是上山选择雕版所需的优质树材,锯成2厘米厚的板材,通风阴干。雕版印刷版材应选择纹理细密、质地细腻、软硬适中、棕眼大小较为均一、吸水均匀的材料,像材质硬度适中、纹理细滑的梨木与材质较为坚硬、质地紧细的枣木都是常用版材。苹果木、杏木、黄杨木、银杏木、皂荚木、杉木、榕木等也可用于版材。另外,松、柏等树木因树脂含量较多,在用水性印墨印刷时,会因树脂的拒水作用而使印刷品墨迹不匀,故不适合用于制作雕版。
然后是制版,将木料锯解成适宜制作雕版的方法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将木料沿着树干纵向平行锯开。在锯解前通常还需将树木的小枝去除,顺树干纵向锯成约3厘米厚的木板。另一种是不顾木材纹理的锯解方法,但此法较少见于制作雕版,因为用这种圆内截矩形方法获得的雕版,不仅木材的浪费量较大,而且这种版材的木纤维呈纵向排列,制成的雕版如果较薄,容易破裂。锯好后的木板务必剥净树皮,否则容易滋生蛀虫。
写样,把要印刷的文字抄写在纸上,这纸就叫写样,为了便于书写,写样还会抹蜡,并且数次校对,字体一般为宋体、仿宋体、楷体,平整规范,特殊的用隶、草、行、篆或者作者手迹。写样完成后,要请人校正,有错即改之。
刻版,就是用写好的薄纸书稿反贴在木板面上,再刻成反文的书板。
雕刻,由刻工按字迹墨线精雕细刻,先按比划划刻,后将空白部分剔除,使墨迹形成一毫米凸起的阳文反字,书板每块可刻两面,印成后得两页书页。刻字刀有拳刀、曲刀、雀刀、挑刀等,刀法分出门与归身两大式,出门刻直纹,归身刻横纹。开刻之前在字迹周围划刻一刀,放松木面,称“发刀”,实刻则以右手握刀,左手拇指抵助,先刻直线,再横放书板,逐一雕刻点、勾、撇、捺,完成全字。最后用挑刀剔除空白木面。雕刻完成后,文字要清晰流畅。熟练的刻工每天可刻两百字,
印刷,将木刻版平放案面,版四角纸层垫稳,版的前面放着裁好的印书纸,先以综帚蘸墨汁擦上版面,后将印纸铺在版面上,印纸着墨后即为书面。书页从印版揭开,进入装订工序。
装订,有四道工序。先是拆页,次为配页,书页理齐后,逐本先打上两洞眼,用纸捻穿牢,然后配上前后封面,最后打洞穿线订固。
可以说,要出版一部书籍,真是历经千辛万苦。
而李惟庆在北京琉璃厂摆摊卖书,可不用管这些复杂的工序。
李惟庆每一道工序都体验了一遍,当然,他不可能一下子就能熟练操作,以后有空闲,他是要去继续练习,直到弄懂为止。
如今的李惟庆,多年的勤奋学习习惯,加上在BJ的视野,已经对雕版印刷工序心里有底气,他不再担心自己被他人“架空”。
当然,这也为他下一步对书坊进行大刀阔斧进行改革提供了依据。
不改革,“陇西堂”书坊只会越来越糟糕,直至倒闭。
李惟庆可不愿意看到这样的场景发生,他要兑现对父亲李瑚的交待,他要在未来有新的作为。
李惟庆还有一个更遥远的目标,他要把自家雕版刻书,打入BJ的图书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