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身怀六甲的妇人掩面沉默,她坐在军部的家属招待区,蓝白色的背景看起来冰冷又哀伤。女人肩膀颤抖了一瞬,满面的泪水顿时遮掩不住,从指缝间泄出。
当女人抬头时,泪水已经在手心积出两滩。然而却没人在意她手心的泪水。所有人的视线都被那双充斥着绝望与哀伤的眼眸惊住了,鲜红的血丝布满眼白,甚至隐隐将女人的黑眸遮掩住。
影院里寂静无声。人们沉默地看着女人将懵懵懂懂的孩子拉到放着上校肩章的骨灰盒前,哑声说,孩子,你看看你爸爸,这是你爸爸啊……
孩子仰起头,无知地发问:“妈妈,为什么我的爸爸,是个盒子啊?”
镜头渐渐变换,耀目的火红中,一对身着喜服的新人挽手共入洞房;温馨的暖黄中,夫妇二人相视微笑;肃杀的炽白中,男人轻吻女人的额头,最后拍了拍未出世的小家伙,转身踏上军部的战舰。
直至影片结束,画面定格在男人的背影上。
一次转身,终未再逢。
乔导的电影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温柔讲述故事,看似平平淡淡,全篇却充斥了战争带来的伤痛。
电影整体的暖黄色基调以及长镜头的运用,加强了电影温馨感的同时,也扩大了影片的悲剧性。
当你知道一个人的结局注定是死亡时,他与人相处时的每一个画面,笑起来的每一个瞬间,转过身的那一个背影,都化为利刃,狠狠刺入人的心窝,搅得眼泪都流了出来。
明明电影里没有一幕镜头扫向战场,却让人深切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
乔导将男人的结局提前到开头,将这份残酷刻画到了极致。
最为心痛的,是电影结尾的一句——
【在帝国,平均每天有三十名战士牺牲,其中七人有家庭,十九人孤身一人,四人未成年。】
在家中等待军人的亲人固然煎熬,那些独自扛起压力默默疗伤的军人又何尝不煎熬?无人陪伴、无人安抚、无人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