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边则是一位背着硕大葫芦的老头,他的面容与徐文昌有着几分相似,却更加年轻些,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这便是风灵宗的祖师,也是相乐生的师父——清风子徐来。
“上面这三位,便是我风灵宗世代供奉的祖师与主神。”相乐生站在一旁,声音中充满了敬意,“中间这位,你们或许已有所耳闻,乃是开创五行道的祖师爷文昌老祖。右边那位,是风神娘娘。而左边这位,则是我们风灵宗的创始人,也是我的恩师,文昌老祖的亲生子,清风子徐来。”
提及清风子,项云心中不禁泛起一阵涟漪,他想起清泉宗那位不幸遇难的长老,名字中也带有“清风”二字。
相乐生继续讲述着宗门的规矩与秘闻,他的声音抑扬顿挫,引人入胜。
项云听得入了神,逐渐被带入了灵洲初期的草创时代。
原来,自文昌老祖为探索六境之路而遗憾陨落之后,五行道的传承者们为了延续法统,纷纷踏上了各自的创新之路。
其中,修行木系法术的徐来,在达到五境巅峰后,并未急于突破,而是选择停下脚步,潜心观察其他五系修士的修行之路。
双修法的诞生前,许多修士六境之后最终化为灵气兽衰竭而亡,或自爆而亡。
徐来开始思考,灵气的存储与运用是否存在着更为合理的方式。
传统的修行方法将灵气聚集于体内特定脏器之中,虽能强化修为,却也埋下了隐患。
当修士达到六境,脏器被灵气完全同化时,五行循环的平衡被打破,便是身死道消之因。
于是,徐来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将存储属性灵气的器官置于体外,以避免这种悲剧的发生。
起初,他尝试将头发作为存储雷灵气的载体,但很快便发现其局限性:头发不仅属性单一,且存储量有限,还存在灵气散溢的问题。
于是,徐来转而寻找更为合适的“外器”来替代体内的灵藏。
经过多年无数次的实验与尝试,他终于发现了能够高效存储并稳定灵气的宝物——灵根葫芦。
“原来如此,风灵宗祖师徐来背着葫芦,您也随身携带一个葫芦,这就是其中的奥妙啊!”裴东来恍然大悟。
“正是如此。”相乐生微笑着点头,眼中闪烁着对宗门历史的自豪。
“可我就纳闷了,既然葫芦体系如此独特,为何没有在灵洲大陆上广泛传播开来,反倒是双修道侣的修行方式成了主流呢?”项云的好奇心被彻底激发,他紧盯着相乐生,渴望得到答案。
相乐生轻轻叹了口气,开始细细道来:“葫芦确实是一种极为适合作为体外灵藏的存在,但问题在于,它本身属于木属性,因此主要能够容纳的是风、雷、木这三种木属性的灵气。而修行木系法术的修士,往往是由草木之灵修炼而成,他们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即便不依赖双修,也能顺利晋升至六级境界而不受任何阻碍。因此,对于他们而言,葫芦作为灵藏并非必需品。”
“至于雷灵气,太过狂暴葫芦撑不住,只有风灵气,葫芦内部的空腔结构使得其能够存储的风灵气量是木灵气的数倍之多。这也正是风灵宗得以诞生的基础。”
“哦,我懂了。”项云点了点头,但随即又皱起了眉头,“可既然如此,咱们风灵宗为何在修行界中如此默默无闻呢?我之前向朝阳城的牙行打听,他们费了好一番功夫才找到您这一位风系修士。”
相乐生闻言,脸上露出了一抹苦笑:“这其中的原因,其实说起来有些复杂。因为风修采用的是体外灵藏的方式,所以后续的修行境界对肉身并没有同化效果。这也就意味着,风修无法像其他五行道修士那样,开启昭神和灵体这两项标志性的神通。在五行道的体系中,这被视为一种相对的劣势。”
“师父他老人家,也对于五行道分家的事情一直心存芥蒂。他认为,这种分家不仅削弱了五行道整体的实力,还导致了各分支之间的偏见与隔阂。因此,他并不热衷于广开山门、大量收徒,而是更愿意随缘而行,只有在遇到那些既有修行天资又品行端正的弟子时,才会将其收入门下。因此,体外灵藏修炼方式并为广为流传成为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