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又想了想:“这周围种地种的最好的人家,老丈可以知道?”
说到了种地的知识,赵老大也不显的拘谨了,语气自得了起来:
“不是小老儿自夸,这方圆几里我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李云闻言笑了一下,赵老头急得脸都红了:“贵人,不信的话,可以问问他们,他们都知道。”
赵老头手指着其他几个老农,让他们作证,李云看向几人,几人纷纷表示点点头:“赵老丈家每年的粮食是打的最多的。”
李云露出感兴趣的神色,问起其中的细节问题,赵老头讲述了他的种地经验。
讲到精彩处,眉飞色舞,讲完后,赵老头又变得木讷了起来,偷偷用眼神瞧瞧李云神色,察觉到有目光扫来,又赶紧低下头,一副低眉顺眼的姿态。
李云听完后,又想了想历史上出现的犁,他记得在唐朝时出现了一种曲辕犁,节省畜力人力,大大提高了耕种效率。
既然是名字叫做曲辕犁,那么这种犁的辕应该是弯曲的,李云命人把地头旁摆放的犁拿了过来,见犁的辕是直的。
李云用手比划了一下:“如果把犁的辕换成弯曲的,怎么样?”
听到李云提出的这个问题,几个老农都眉头紧锁,瞅着眼前的直辕犁,想象着曲辕耕地的样子,因为从来没有见过曲辕犁,实在想象不出有何区别。
唯有赵老头再用双手模拟操作使用曲辕犁耕种,眼睛?越来越亮,高兴的跳了起来,大喊:
“我为什么就没想到呢,我为什么就没有想到呢。”
李云见他犹如发了神经病一般大喊大叫,蹦来蹦去,也不再言语,在脑海里回想关于曲辕犁的制作方式。
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啊,前世时也就只是知道唐末江东地区开始使用了曲辕犁,却不知道制作方法。李云无奈叹了口气。
赵老头终于冷静了下来,竖起大拇指:“小郎君,真是天上神仙下凡啊。一个直辕换曲辕可以让我等黎民耕种速度快上一倍有余。”
步骘听了后,惊讶的眼睛都瞪大了,问道:“老丈,真有如此神效吗?”
赵老大用力点了点头:“我家几代人都是做犁的好手,直辕的犁,转弯时,需要把犁给抬起来,不但耗费时间,还浪费力气。
弯曲的辕,小巧了许多,转弯省力省时间,耕种时还更方便深耕。”
李云拿出身上一个玉佩:“老丈,如果你今天可以造出一个曲辕犁,这个玉佩就送给你了。”
这个玉佩光鲜亮丽,洁白无瑕,通体温润,即使不懂玉佩好坏的几个老农也觉得应该价值不菲。
“此玉佩是一枚和田玉,下邳着名玉匠亲手打造,价值可换五百亩良田。”
赵老头听完吸了口凉气,顿时又是大喜,荣华富贵就在眼前,唾手可得:
“小郎君请放心,老朽别的本事没有,种地和造犁的本事是看家本领,大概一个时辰,小的就能造好。”
一个时辰在等待中慢慢的过去了,赵老头领着自己的三个儿子抬着曲辕犁过来了!
等到了跟前,李云看了几眼,虽没有教科书里画的那么精致,但已经初具雏形。
赵老头带着儿子们给两头耕牛套上曲辕犁准备试耕,李云打断了他们的步骤,让用一头试试。
赵老头大儿子赶着耕牛,手扶曲辕犁和两头耕牛两人操纵的直辕犁开始比试耕种,直辕犁的速度明显比不上,特别是耕种的深度和转弯速度。
李云步骘看着进行中比试,深知这一次犁的改革将会产生巨大的收益。
这个丐版的曲辕犁的实用性已经明显高于现有的直辕犁了,那么今年的徐州肯定能够开垦出更多的良田,收获更多的粮食,那么就可以养活更多人口,招募更多的军队。
只要保证此技术能够封锁一到两年,整个徐州的实力就可以追平甚至反超占据河北的袁绍。
李云严令今日的事情不要外传,能守一日的秘密就守一日。拿出玉佩和钱财赏给了赵老头一家:
“不知老丈是否愿意到城内,专门做曲辕犁,带些徒弟出来,不要怕徒弟学会了,只要能造出来更多的,你家三个儿子人人都有官做。”
赵老头的三个儿子都眼巴巴的望着自己的父亲,恨不得替他答应下来。
赵老头憨厚的说:“这犁不是老朽想出来的,老朽不敢认领功劳,小郎君如果需要,老朽拼了老命也要帮助小郎君做事。”
步骘在旁提醒:“伯雨兄,如果用曲辕犁命名的话,别人望文生义,也能猜出来大概的做法来。不如先叫李氏犁如何?”
李云非常赞同步骘的看法,对于叫李氏犁,李云不太同意,暂时的名字干脆叫刘公犁。
步骘被李云深厚的拍马屁学问惊到了,表示自己还是太年轻,竟然没有想到大领导,以后还得跟李云学习学习啊。
几人交谈时,远处荡起了一阵灰尘,一骑手飞快的跑了过来。
李云侍从赶紧站出来,挡在李云步骘身前,骑手离得近了,众人认出是留守城里的侍从,瞅见李云等人大声喊道:
“军师,军师,左将军正在找你,已经在卑职身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