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赏析:
一、原文释义:
您难道不曾看见吗?那走马川奔腾流淌在雪海的边缘,广袤无垠的沙漠茫茫一片,黄沙漫天飞舞,直上九霄与天相连。轮台的九月,狂风在深夜中怒号咆哮,那走马川的一川碎石,大得如同斗一般,狂风席卷之下,碎石遍地翻滚,肆意乱走。此时,匈奴的牧草已然枯黄,战马却正膘肥体壮,在金山的西边,远远望见烟尘飞扬,原来是汉家的大将率领大军西征。将军身上的金甲在夜里也不曾脱下,半夜行军时,战士们手中的戈矛相互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凛冽的寒风如锋利的刀刃,刮在脸上犹如刀割一般疼痛。战马的毛上覆盖着雪花,汗水蒸腾而起,五花马身上的斑纹旋即凝结成冰,军帐中起草檄文时,砚台里的墨水都已冻结成冰。敌军听闻我军出征,想必会胆战心惊,料想他们在短兵相接时定然不敢前来迎战,我们就在车师西门静静地等待着胜利的捷报传来。
二、诗篇背景:
岑参,这位唐代杰出的边塞诗人,生活在唐朝国力强盛但边境战事频繁的时期。彼时,唐朝的边疆地区时常受到外敌的侵扰,战争的阴影笼罩着辽阔的边疆大地。岑参怀着对国家的忠诚和对边疆将士的敬意,毅然投身于西北边塞的军旅生涯之中。此诗正是他在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判官期间所作,当时封常清为西征的主将,肩负着抵御外敌、保卫边疆的重任。岑参以其亲身经历和敏锐的观察力,饱蘸激情地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震撼人心的边塞诗,不仅为出征的将士们壮行助威,更生动地展现了唐朝军队的威武雄壮和将士们的英勇无畏。
三、赏析分享:
1. 壮阔的边塞风光:诗的开篇“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犹如一幅雄浑壮阔的画卷在我们眼前骤然展开,极具冲击力和震撼力。那雪海边缘的走马川,仿佛是大自然的雄浑笔触在大地上留下的印记,茫茫无际的沙漠如汹涌的黄色波涛,一直蔓延至天际,与蓝天相接,形成了一种苍茫而又浩瀚的景象。这种无边无际的广袤和荒凉,不仅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威严与冷峻,更凸显了边塞地区的独特风貌和神秘魅力。“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进一步将我们带入了一个狂风肆虐、飞沙走石的恐怖场景。轮台九月的夜晚,狂风如同咆哮的巨兽,肆意地怒吼着,似乎要将整个世界吞噬。那斗大的碎石在狂风的裹挟下,如同失控的流星,满地乱滚,发出令人胆寒的撞击声。这样的描写,不仅生动地展现了边塞自然环境的恶劣与凶险,也为下文即将展开的战争描写营造了一种紧张而凝重的氛围,仿佛预示着一场激烈的战斗即将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