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小嘴如同钢炮,继续痛击着朱棣和朱元璋五味杂陈的内心:“百年后,国与国之间没有仁义道德,邪恶自称正义,弱者丧权辱国,因为太平只生长在浴血炮火之上!”
“大明此时当励精图治,徐图制霸寰宇,为后世百年之计耳!”
“孙儿的话讲完了,任凭皇爷爷处置。”
朱高煦说完,席地而坐,拍了拍惊魂未定的老父以示鼓励。
朱棣瘫坐在地上,抹了抹头上的汗,想不明白一向舞刀弄棒,不谙世事的老二,竟会说出这等大逆不道的话,虽然说到他心坎里。
可你爹能饶了你,我爹能饶了我吗?
好在一旁装死的汤和又活了过来,顶着压力对朱元璋道:“陛下,小儿无状,又是孙辈,毋与之计较。”
朱棣打蛇随棍,赶忙附和道:“是呀,父皇,子不教,父之过也!待高煦回了燕王府,儿臣定然打的他皮开肉绽,交由妙云好好教导。”
朱棣感激的对汤和拱了拱手,心中却不觉得自己有错,所谓子不教,父之过也,父不教,爷之过也,说到底,老爷子难道就没错吗?
朱元璋冷哼一声,还在咀嚼着‘真理只在大炮射程内’这句话,今夜朱高煦的表现确实让他有些刮目相看。
孙儿的忤逆,愤怒归愤怒,但不代表他失去了理智,相反冷静下来后,他越发的吃惊这孩子的见识。
难道咱又得了一个好大孙?
朱元璋又欣慰又头痛,不由的伤感起来。
老大呀,你倒是去天上和你娘相聚了,留我这个老头子一把岁数还要操心劳累,收拾家里的烂摊子。
朱高煦口中的守成之君,几乎算是点名道姓,指的朱允炆。
太子薨逝,大臣们分成了两派,一派以齐泰、黄子澄为首上书奏请立朱允炆为皇太孙,一派以夏原吉为首支持燕王兄终弟及。
大位传给允炆,是考虑到了老大一脉有后,且允炆至纯至孝,善谏好学,大明由乱到治,由他做一个文治之君倒也可取,他已扶正了吕氏,立长立嫡符合规矩,实乃名正言顺。
不过今日朱高煦的言论,倒是新奇。大明的大明,和世界的大明,两者差距甚远,那文治之君便无从谈起。
但倘若传给老四,又需要大费周章,仅凭‘贤明仁厚,英武似朕’还不够。
翰林学士刘三吾给他出了一个难题,若立老四,老二老三怎么办?
立老四,还缺一个重要且让所有人闭嘴信服的理由,朱高煦今天让他看到了希望。
若老四家出个好圣孙,而好圣孙可旺三代,朝廷上还有人敢反对吗?
今夜前,自己苦思冥想,始终找不到立储老四的最后一块拼图是什么!
现在拼图补全了!
想通此处,朱元璋因丧子之痛的心情终于振奋了些。
他顿时心中涟漪大起,老眼放光。
扫了一眼瘫坐的朱棣,暗骂一声犬虎,又看了眼犟着脑袋的朱高煦,暗道龙孙。
但无论如何,国本之位,老四父子直接伸手要,多少吃相难看了。
“给咱收起你们父子间的小心思,再敢妄议朝政,窥伺储君,指责乘舆定不轻饶。”
朱棣如蒙大赦,拉上朱高煦谢恩道:“儿臣谨记,谢父皇开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