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抚了众女,又与他们一一谈话,了解他们最近的“事业”进度,贾瑞颇为喜悦。
中间看若竹跃跃欲试的神色,就知道她功夫“回来”了,就与这女子简单过了两招,没几下竟被这个娇滴滴的丫鬟给撂倒了。贾瑞不服,又起来比划了两下,还是很快被撂倒。
唉,什么时候都不能拿自己的业余爱好去挑战别人吃饭的本事,古今一理啊!
贾瑞勉励了两句,若竹洋洋自得。
又与爷爷奶奶和若兰说了几句话,尤其是若兰,进行了一番眼神交流,小妮子也长圆润了不少。
晚上,与瑞雪楼掌柜、伙计、学徒等人一起吃了个饭,细细嘱咐一番。
不管怎么样,都要兼顾一下,宣示一下主权。
次日,又回到海棠斋,继续跟着柳老夫子苦读。
倏忽之间又是一段时间过去,立秋之后,贾瑞更加地用功,毕竟这顺天乡试的录取率实在不算高,总录取率也就百分之二三左右,相当于平均四五十个考生才取一个。
好在朝廷优待京师首善之地,顺天府所在的大兴、宛平两县录取的举人额度占顺天乡试的大约三分之一,这样算来,实际录取率应该算是高的了。
可这个政策随之而来的却是大量的“高考移民”。
南直隶历来为人文荟萃之地,可录取人数有限,录取比例达到变态的140:1,所以每年都有不少南直隶的生员到北直隶地区“冒籍”,他们挂在当地人的户籍之下,堂而皇之地参与顺天府乡试,挤占当地士子的举人名额,引发京都官民的强烈愤慨。所以,每一次乡试之前,都有专门的审音御史对考生进行一番语音甄别,清理冒籍之人。
作为顺天府本地人,贾瑞当然是希望把那些冒籍之人清理得越干净越好,最好清理个千儿八百的,那顺天乡试的竞争激烈程度肯定就能大幅下降了。
乡试前一个多月,大名府的表弟韩松来了。
有之前韩柏的铺垫,韩松的到来可谓是波澜不惊,由于家里女眷众多,再让他住家里已是颇有不便,贾瑞便让他跟自己一起住进海棠斋里——反正地方有的是,一起学习,冲刺今年的乡试。
不过是再多交一份束脩罢了,还可以让表弟与这位柳先生认识一番,结个善缘,也是好事一件。
在他正式进海棠斋之前,贾瑞依礼先带着他在荣国府里拜见了贾政与贾母,与贾宝玉、贾环、贾兰三人也见了一面,算是结个缘,贾政是颇为喜悦,勉励了几句。
柳夫子倒没有多说什么,继续之前的进度。
这韩松年纪与贾瑞差不多一样大,与他的哥哥韩柏相比,显得更加得文静,在海棠斋学了几天后,与柳夫子倒是颇为投契。
根据贾瑞的了解和柳夫子的评价,这韩松的水平与自己应该差不太多,也处于一种相对“比较危险”的状态。
好在这韩松也比较上进,自家人知道自家事,继续磨炼自己的制艺水平。
没过几天,柳老夫子的一个族侄也来了,名唤柳际清,字朝远,年龄有二十七八岁的样子,比韩柏还大一些,一身稳重、凝练的气度,显得颇为不凡,却总带有一种隐隐的审视眼光。
可能是因为海棠斋里面有着浓郁的学习氛围,柳先生让他也来一起学习。
不过,这柳际清显然制艺水平颇高,他是以秀才的身份来参加顺天府乡试的。一开始可能“嫌弃”还贾瑞和韩松两个捐监生,神情似有不屑,但也没有明显表现出来。
不过贾瑞却是毫不在乎——当初就应该想到这一点,花钱买应试资格难道不该被歧视一下吗?关键还是看后面的两场大考,连左宗棠都是捐监生参加乡试的,自己也何必在意?
一时之间,海棠斋里三个应试的人员没日没夜地苦读,倒是在承平已久、享乐成风的荣国府里面刮起了一股不大不小的旋风。
见此情景,荣国府的当家人贾政是颇为欣慰,这几个人虽说不是贾家的嫡系子弟,可是他们只要在海棠斋里面读书,实际就已经与荣国府产生了密切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