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完这两条消息,陈琛像是完成了一个既定任务般,动作娴熟自然,手臂随意一扬,手机便随意地落到副驾座位上,紧接着他娴熟地点上一根烟,脑海中预演着晚上饭局。
“那个辅导员姐姐今晚有可能过来。”
据陈琛先前送唐晴回来途中聊天的信息而知,这两天她的姐姐应该也回来了,他猜测对方姐姐极有可能赴宴。
虽然陈琛没见过唐晴的姐姐,不了解对方性格和癖好,但他有信心完美解决对方。
通过以前的聊天,陈琛只知道对方是他们学校的辅导员,且唐晴她们家应该相当有钱。
不说居住的小区是绥城最高端的小区之一,单就她们家两女的超生处罚一般家庭都难以承担,这都足以说明她家的经济实力。
陈琛开车途径一家金店和奢侈品店,他没有选择停留。
正常来讲,他的身份是学生,在外人看来属于还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
首先自己应该清晰认识自己的身份,按照常理来讲,送礼这种过于世俗的事情不符合正常学生和普通高中同学应该产生的联系。
这种场合送礼并不属于一个正常学生和高中同学吃饭时应有的行为模式。
这是社会上常见的社交礼仪,从这个角度出发,陈琛如果拿出这招对付唐晴的姐姐,未免显得你太过于刻意讨好。
这拉出了一种概念,名叫社交反馈的预判。
社交互动是一个相互的过程,如果你送礼的行为没有得到对方的认可甚至对方产生了负面看法,那么这不仅无法拉近彼此的距离,反而还可能会制造隔阂。
在不清楚对方准确性格的时候,贸然送礼可能会适得其反,初次以同学身份见面就做出如此举动,目的性太强。
但话又说回来,送礼也有讲究。
凡事没有绝对。
是否送取决考验你对社交场景的敏感性,因为社交行为并非发生在孤立封闭的环境中,而是需要与周围环境以及相关人物相适应。
有些物品是不适合送,而有些物品则可以放心地送。
有些礼物因学生的身份而难以送出,而有些礼物则没有这么多的限制。
有些礼物需要根据时间、地点以及人物的情况来决定是否允许送出,还有些礼物讲究的就是个“光明磊落”的态度。
对于陈琛这样一个大一新生而言,像金银珠宝、豪车豪表这类物品,他理所当然地直接排除在礼物选项之外。
毕竟就算对方真的心仪这些东西,他妈了个巴子,陈琛特么也没钱买。
不过,他完全可以在自己“经济规则”允许的范围内,挑选一些物品来赢得对方的好感,例如对方经常使用并且深度喜爱的化妆品一类的东西。
即便对方询问相关问题,他也能够给出合理且恰当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