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承明殿。
天佑帝刚刚下朝,心情很不美妙。
军情来报,韩王傅明徽终是抵挡不住,失守晋州城,率残兵退至绛州一线固守待援。
与此同时,冀州方面也传来败报。
燕国国主慕容商与北凉大将赫连楚山合兵二十万南下,与彦知节里应外合于易京一线大败官军。
冀州大都督韩进忠战死,燕王傅明洮率败兵退往冀州治所邺城休整,冀州各州县相继为叛军攻陷,邺城有成孤城之势。
朝臣们都很清楚,随着左右翊卫和左右武卫北上并州支援,朝廷短时间内很难再抽调出精锐兵力支援冀州。
如此一来,邺城失守几乎成了必然。
经过一番争论,天佑帝最终下旨令傅明洮率部撤往雒阳北面的怀州休整,以防叛军经此威胁雒阳。
同时,又下旨令青、徐、兖、豫四州集结城卫军扼守黄河渡口,防备叛军渡河南下肆虐中原。
当此之时,所有人都清楚朝廷需要有一员大将来统合诸军。
然而,满朝文武却各有私心,这个人选迟迟难定,整个朝会就在一片争论声中结束。
天佑帝怀着愤恨的心情回到承明殿,连贴身的大内总管王一安此时也小心翼翼地不敢发出丝毫动静,唯恐遭了迁怒。
甫一坐定,天佑帝一掌拍在御案上,骇的王一安和一众伺候的内侍宫女齐齐跪了下去。
此时,太子傅明仁正好进来,见状也赶忙跪了下去,恭声道:“父皇息怒!”
天佑帝瞥了太子一眼,让其起身,又命王一安将左右带走,独留他与太子二人。
一时殿中异常寂静,太子规规矩矩地坐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出。
良久,天佑帝勉强气压下心中的怒气,淡淡道:“太子不在前朝处理政事,来此有何事禀报?”
闻言,太子赶忙起身,恭恭敬敬地拱手答道:“回父皇,今日朝会群臣商讨需遣一员大将统合诸军平叛,儿臣深以为然。”
天佑帝何等敏锐,立时明了话外之意,深深地看了太子一眼,幽幽道:“群臣各有举荐,太子这是也有中意的人选了?”
太子听出了话中的不满,心下惴惴,仍旧硬着头皮回道:“儿臣不擅军事,未敢妄言。只是儿臣曾在幽州亲眼所见边军之精锐悍勇,故而以为所选之将还当熟悉边军军务为好。”
闻言,天佑帝眼中闪过一抹兴味,似笑非笑道:“太子去了一趟边关,果然长见识了。说说看,你看中的到底是何人?”
太子一直低着头回话,并未注意到天佑帝的表情,闻言不假思索便道出了一个名字,贺若钦。
听到这个名字,天佑帝微微一愣,旋即想起了是谁。
贺若钦,复姓贺若,乃是鲜卑人,其祖上跟从太祖征伐天下,受封邢国公传承至今,与辽东公孙氏一样世代将门。
此人年轻时常年镇守北方,累有战功,在军中的威望可算是仅次于燕国公公孙弘的存在。
不过因着性情矜傲,袭爵入朝后屡屡与朝臣生出龃龉,天佑十二年就被排挤出了朝堂,如今年届六旬早已赋闲在家不问政事。
今日若非太子提起,天佑帝几乎忘却长安还有这么一员老将。
他很好奇,太子又是怎么和常年闭门谢客的贺若钦扯上关系的。
“太子,你是怎么想到这个人的?”
面对天佑帝的问话,太子不敢隐瞒,恭声回道:“回父皇,儿臣原是认为燕国公乃统帅大军的不二人选,然辽东之事影响甚坏,只怕短时间内燕国公都不宜领军。儿臣思来想去,这才想起当年与燕国公齐名的邢国公。”
话音落下,天佑帝很清楚太子没有说实话,但他也只是一时好奇,并未追根究底。
寻思片刻,贺若钦这个人选无论能力还是威望的确是眼下最合适的,天佑帝也就允了太子所请。
待太子高高兴兴地退下,天佑帝忽而轻轻唤道:“张泉,查查看。”
角落里传来一声“是”,旋即便没了动静。
天佑帝正欲着手处理堆积的政务,外头王一安的声音忽然响起:“陛下,南郑县伯在外求见。”
闻言,天佑帝愣了愣,放下刚刚提起的御笔,出声让云绫进来。
“臣公孙云绫拜见吾皇,惟愿吾皇万岁!”
“免礼,坐吧。”
“谢陛下!”
待云绫坐定,天佑帝面带笑意,问道:“云绫啊,前线战事不断,职方司正当忙碌之时,今日怎的有空来朕这儿了?”
闻言,云绫抱拳回道:“陛下,今日臣有要事禀报,还请陛下暂且屏退左右!”
此前王一安带着内侍宫女都下去了,此刻承明殿除了天佑帝和云绫外,看不见还有旁的人在。
不过天佑帝明白云绫的意思,笑道:“尔等都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