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天剑约法特一起探矿坑,带着两个机器人。塌陷之后的甬道杂物已经被清理干净,甬道的内壁做了修缮和加固。这些遗留的甬道目前仅限制于科研使用,它们和研究基地地下仓库直接连通。电动缆车在主通道里频繁穿梭,甬道的某个方向正在不停地钻探挖掘。
曾经在甬道里拓印的文字至今还没有破解,这些文字的形成年代测定似乎比甲骨文更久远,但它们显得不像甲骨文那么古朴稚嫩。这些文字没有象形特点,也没有辅助图绘表意,它的表达就像我们现在汉字那么普通,刻在玉石壁上,学过这种文字的人看一眼就明白。
象形文字之所以相对好破解,因为最初的文字主要是字的画像,掌握了创造字体的表达方式,再反推这个字,好比拿着一个人的画像去找本人。
在这么久远的时代,一群人在这里开采着羊脂玉,相互说着话,其中一个人随意地用他的切割工具在这块质地不纯的石壁上刻下他们的活动,他们该是具有什么文明层次的人类?
杨天剑以他研究地质的逻辑思维判断这些文字的来源,他在甬道中探索,想找到佐证,那些更早关闭的矿洞里面或许留有更早的人类活动痕迹。就像小洞天的发现,如果没有那场地震的发生,这里永久会是一片历史封存的矿区。墨玉阴阳石上面缺失的阴阳盘部位受到小洞天的影响,可惜无法测试,那两块阴阳盘开采的时间估计比玉石壁的文字刻画更早。
法特在前面带路,杨天剑在后面一边思考,一边仔细的盯着甬道的每一个角落,两台机器人也同时进行扫描。
小建木和黑衣的信息带给他启发,这两样古老的植物存活下来,依靠的必然是这片区域的独特地质条件,可月球上不同的地质条件和这里又存在哪些共同点可以让它们存活?这两种植物在月球上生长得更旺盛,而且突破了地球上不能结果的常态,可见月球土壤应该更适宜它们。按照适者生存的法则推理,是不是月球才是它们最早生存的环境?它们来到地球,是过客,是外来物种?
外来物种消失了,在地球的环境中它们的生存空间被压缩,它们的基因得不到进化,从而灭亡。曾经地球的霸主恐龙,在化石中留存的伟大生物,它们属于外来物种么?中华民族刻在骨子里的神物,龙,也消失了,它们也属于外来物种么?
杨天剑曾经和柒林厚深入探讨过关于龙的话题。
柒林厚认为龙必然是在地球上真实存在的物种,而且他坚定的认为人龙有过并存的时代。杨天剑则依靠自己深厚的地质科学素养批驳他无根据的相信君王的自我标榜和古代酸臭文人的捧脚。
柒林厚问他,怎么解释日月星辰。他回答,日代表太阳,月代表月亮,星代表恒星,辰代表看不见的暗物质。所以有说星辰大海,就是说无数的星星和看不见的黑暗像大海一样无边无际。
柒林厚再问,天干纪年中,辰为何?回答:辰在东方,又在季春,曰龙像。十二地支,各配生肖,辰生肖属龙。你是想问我为什么十二生肖都是真实存在的动物,龙在其中毋庸置疑吧,我一起给你回答。龙很有可能是原始恐龙的一个变种,或者说是进化的物种,恐龙脚有五爪,可以代表阳支;就像鸡是一种翼龙的后代,它有四个脚趾,可以代表阴支。我的学科和研究基础就是实证,没有证据的叫无证,当然无证可以变实证,但不能伪证。龙的化石或者实物没有发现之前,所谓口头的、流传的、古书记载的、信仰的统统都是伪证。
柒林厚是生物学的专家,恐龙的生存、进化和消失的过程自然比杨天剑了解的更多,生物研究的样本主要来自化石、实物,杨天剑反驳的就是他提出的依据不牢靠。
柒林厚针对杨天剑的回答,质疑他:现在这么丰富的科考手段运用之下,都没有发现龙的化石,古人不会拿着恐龙的化石把它想象成一条龙吧,更不会想象这种没有翅膀的动物能够飞到天上去。所以说,他们见到而且了解真正的龙,只不过龙和人共存的时间没有那么长久。因为人类文明,造成了龙的种类灭绝。还是日月星辰这四个字,如果说成日月星龙,你同不同意?辰就是龙,龙就是遨游四海,穿梭星空,人眼中的神,天上的龙消失了,属相中的龙不存在了。为什么会消失,会不存在呢?你有没有想过这么一种情况,龙根本就不是地球物种,它也不属于地球,在某个时期,人类恰巧捕获了龙,而且把它驯化成坐骑。山海经中神人多乘龙玩蛇,神人存不存在呢?我的推断是,有龙的存在,就有神人的存在,只有神人能够驯化龙。神人也许是外来的人类,也许是有超能力的古人,但绝对不会是像我们今天这样的泛泛常人。
我同你一样,始终相信科学,工作中秉持实证。但我现在发现,如果一味的崇拜科学,我们终将走入死胡同,困死在太阳系。因为现在的所谓科学,太唯物了,没有实证就咬定它虚假不存在,然后给它套上不科学的囚笼,打死它或者困死它。事实上,并非所有的事务都需要科学验证,科学只是扳倒迷信的工具,它不能用来对付经验,也不能用来证明自然,更不能用来瓦解幻想。
老杨,你扪心自问,你所谓的实证,有多少来自于科学,你已经走进了用科学验证唯物的怪圈了。这个世界并不只有唯物的世界,这个世界最终也不只是科学的世界;这个阶段的唯物和这个阶段的科学只能局限于太阳系空间和时间的范围。超出这个范围,很可能空间和时间都不存在了,怎么办?一切塌陷,一切都将湮灭成为虚无。
龙的存在不重要,我们应该经常反思自己的行为和行动。你既然承担了七星照九州的重任,很可能最终引导人类的走向,我只希望你的目光至少能看到整个银河系。
这一番话之后,杨天剑真正开始反思自己的工作,反思自己的研究,反思自己的目标。他置身于将来回看现在,他看到自己的工作多半为了生活,自己的研究多半为了名誉,自己的目标多半为了满足。在自己狭小的空间里,仿佛一个囚笼用时间锁住了过往,从太空中俯瞰这渺小的悲哀,他的目光跳跃着恒星的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