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帝京,龙蟠虎踞帝王州。
大崇高祖一扫天下之前,先后有六代霸王在此建都。
六代霸王固一世之雄也,他们坐享其成的儿孙无一例外成了亡国的荒唐主。
六朝旧事随流水,大崇末年,天下汹汹数十年后,南北两分,南方霸主大陈皇朝再次建都永安。
经过六代荒唐主的大肆营建,与大陈数代帝皇的扩建,永安帝京规模之宏大,为历代所无。
依据白玉京帝师法天象地筑城如布大阵的思路,永安由内而外,分为宫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城四重城垣,藏山纳湖,极尽堪舆与地形之利。
外郭城墙长近二百里,兵家说城大难守,所以在十八道城门内外,仿照前崇神都的金墉城,各筑有数座小城,由桓楚金汤策宋隐之叛出门下的徒弟设计监造,与京城形成攻防兼备的绝对防御。
京城九门之内,巍巍皇城之外,南斗第一星,天府宫司命星君对应的一处园林里。
这座园林曾经是南唐宫苑,三层高台之上,一座通体琉璃烧制的八面九层宝塔赫然耸立,傲视诸多亭台楼阙,是南唐后主专为狐媚皇后思乡望北而建,叫思归塔。
现在它叫望北楼。
望北楼顶楼,南唐时只有后主与狐媚皇后可以登临的第九层上,两名男子一站一座。
身姿如岩上孤松的中年男子向东望了很久。
他那被帝京百官誉为皇朝威仪楷模的脸上少有地添了些凝重。
“从姑苏到永安,水路八百里,走了四百五十里,刺杀十九次,拦回的不下二十次,他们真当神君老了?还是觉得自己的翅膀够硬了?”
“十几年了,恐惧会慢慢遗忘,仇恨会日日滋长,无甚奇怪的。伯仁你总览朝纲,肩上担着天下数百郡县,不可急躁。急了会乱,一乱就会露出破绽,给人可趁之机。”
皇甫伯仁是大陈的尚书左仆射,总览朝纲。
因武帝曾以尚书令的身份总领朝政,辅佐前陈两任帝王,武帝受禅得国后,尚书令一职虚设不授,尚书左仆射便成了尚书台的实际掌权者,俗称宰相。
抛去武帝不谈,皇甫宰相是继谢明法后的第二位实权宰相,把控朝政十余年,素来不苟言笑,有太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定力,连皇帝见了也客客气气,更别说数落教训了。
这个坐姿端正言语温吞的白眉老者不是别人,正是皇甫伯仁之父,顶尖门阀汝阴皇甫氏的定海神针,大陈唯二爵封大柱国的皇甫惟静。
柱国源于先秦时期,覆军杀将有战功者为柱国。
大柱国即柱国大将军,武爵第一。
有史以来,即便在纲纪混乱的秦末与崇末乱世,武爵大柱国也从未授予文官,而大陈仅有的两位大柱国都是文官。
另一位大柱国则是颍川谢氏的谢神君。
崇末中原衣冠南渡,“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皇甫惟静与“大慈大悲,谢氏神君”的谢爽领衔八大世家南渡扶陈,使墙头草陈国一跃而为强霸之国,才有后来降吴灭越,覆楚吞蜀的壮举。
汝阴皇甫氏五世三公,握有天下之望,皇甫惟静一言一行,无不是士人效仿的榜样。
得到他三言两语的点评,即便是寒门无名之辈,也能名声大振,如鱼跃龙门。
吴门四巨姓夜拟降表,不战而降,并非是吴国没有一战之力,还在于皇甫惟静送到顾陆朱张家主手上的四封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