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忽然抬头,看了展昭一眼,眼神中闪过一丝不安。
展昭沉默片刻,轻声说道:“不过是人心不古,想要断绝纷争,咱们只能尽力而为。”
包拯点点头,心中却明白,这种事儿,怕是没完没了。
窗外传来市井的喧嚣,似乎提醒着他肩上的重担。
他收拾好案卷,准备好迎接接下来的挑战。
在开封府的一间静谧书房内,包拯坐在书案后,一脸正经。
室内光线柔和,窗外的竹影随风摇曳,投射在地面的光影似符咒般流动不息。
他盯着桌上的卷宗,一本接一本地翻阅着,眉头始终微微皱着。
手中的毛笔时而提起,在纸上刷刷写下批注,字迹遒劲,满是正义的气息。
展昭站在一旁,看到包拯如此认真,不时递上一杯清茶。
“包大人,您可要注意眼睛啊,别太辛苦了。”展昭忍不住提醒。
包拯抬起头,微微一笑,语气中透着坚定:“这点卷宗不算什么,总得有人看嘛。”
他又拿起一卷,细细查看,当中记录着纷繁复杂的纠纷和案件。
每一条细节他都不放过,生怕错漏一个可能的冤屈。
“这事儿要是不管,人间可得大乱。”他心中暗想。
展昭也不多言,识趣地替他整理旁边堆积的文书。
包拯的眉头随着卷宗上的内容时而舒展,时而紧蹙,似乎每一个案件都是一场斗争。
虽然忙碌,但他丝毫不显疲惫,反倒愈发显出他的正直与坚持。
“要不咱们今天先到这儿?”展昭试探地提议。
包拯摇摇头,继续翻阅,仿佛前方还有许多需要他去解决的事情。
包拯坐在书案后,手中毛笔在纸上游走。
他皱着眉头,心中反复思索。
今日的案子不多,却总让他放不下心。
“得想个法子,让这些纠纷少些才好。”
包拯心里嘀咕,眼神却不曾离开卷宗。
他知道,天下太平不仅靠清官一人之力。
“如何才能为朝廷,分掉些忧虑呢?”
他自问道,手中的笔却未停下。
窗外阳光倾洒,街上人声鼎沸。
“这世道虽好了些,但还不够。”
包拯一边批阅,一边恍惚中感慨。
他看着一纸纸的案件,心中略有些沉郁。
“老展,总觉得这些案子看不完似的。”
展昭在一旁轻声答道:“但能减少一些就是好的。”
包拯点头,微微舒缓了一下紧锁的眉头。
他知道,前方还有更多工作需要他去完成。
忽然,他手中的笔一顿,抬眼望向窗外。
“若能让这汴京,真个太平无事就好了。”
他轻轻叹息了一声,眉宇间满是无奈。
姜子牙站在仙鹤云端,俯视天庭。
他轻轻抚摸手中的封神榜,思绪翻涌。
“天庭表面祥和,可问题不少。”他自言自语。
灵车早已备好,金光闪闪,仙气萦绕。
“这天上的事,还得靠人来整。”他心里嘀咕。
他一甩袖袍,踏上祥云,心中愈发坚定。
“得去人间,找那包拯来帮忙。”
身旁的仙使问:“大人,您果真要亲自去?”
姜子牙点头,脸上露出一丝坚毅。
“是啊,诸神的考核,非他莫属。”
他转身对仙使交代:“看好这天庭,本仙去去就回。”
仙使微微一愣,随即行礼道:“大人一路顺风。”
祥云渐行渐远,姜子牙的身影消失在天际。
他心中暗想:“这次,不能再出岔子了。”
他的身形融入云海,朝着人间飞去。
“包拯到底会不会答应呢?”这一问在他心中盘旋不去。
云海之间,姜子牙站在祥云之上,微微拂袖,一旁的仙使恭敬地候立。
“这次南行,人间可有变故?”姜子牙问,眼神坚定。
仙使颔首:“虽则大势已定,但有小人作梗,需早作应对。”
姜子牙微微点头,似乎对这个答案早有预料。
“灵车备妥了吗?”他轻声问。
仙使急忙答道:“已经在大殿门口候着,只等大人吩咐。”
姜子牙挥袖:“那便走吧,时不我待。”
他转身登上灵车,掌心一按,祥云骤起,神光流转。
仙使目送着灵车起飞,忍不住说道:“大人一路顺风,望早日凯旋。”
姜子牙没有回头,目光始终注视前方,他心中明白,这一行绝不轻松。
灵车向前,化作一道金光消失于天际,留下一抹淡淡的车痕。
仙使站在原地,叹息道:“但愿这次人间之旅能顺利无虞。”
灵车在空中划过一道优雅的弧线,宛如一只翱翔的仙鹤。
天庭的祥云逐渐散去,姜子牙驾驭着灵车,俯瞰着人间大地。
汴京城的轮廓在远处铺展开来,车行速度如电,却不失平稳。
车辙轧过云层,传来阵阵风声,似仙乐在耳畔轻鸣。
人间的景致从天际缓缓浮现,层叠的屋舍与流动的江河一览无遗。
姜子牙凝眉望去,心底泛起一丝从未有过的踏实。
“这人间景色,竟比天庭还要生动迷人。”他心中暗叹。
灵车轻盈地降落在汴京一处官衙大院,四周肃立的侍卫无不为之侧目。
大院内,樟树成荫,香樟的清香混合着泥土的气息扑面而来。
姜子牙抬眼,眼前的场景与天庭的冷色云霞形成了鲜明对比。
一名官吏急步上前,低声询问道:“请问上仙有何贵干?”
姜子牙微微一笑:“劳烦引我去见包拯老爷。”
官吏闻言,立即恭敬地引领姜子牙进入府中。
大院门槛高高在上,象征着这儿的庄重与肃穆。
姜子牙环顾四周,心中定然,思忖即将见到的那位以公正闻名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