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在《陌上花开》坦言,"不求同行,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只要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你。"
这是诗人追求的幸福生活。
居里夫人也说,"我丝毫不为自己的生活简陋而难过。使我感到难过的是一天太短了,而且流逝得如此之快"。
这是科学家在意的快乐生活。
可见,怎样生活才算好才最有意义?并不只是"封狼居胥",其实取决于独立的你怎样看待生活本身,是否有丰盈的精神境界,而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极大满足。
当然不可否定,行有车居有房用有钱,这些高质量生活的必要要素,的确重要,也很关键。不过,绝不是最核心的决定性指标。
盛唐最后一位大诗人韦应物,晚年不过是"我有一瓢酒,足可慰风尘",却生活得津津有味自得其乐。宋代大文豪苏轼自嘲人生是"惠州黄州儋州",亦豪气干云:世间繁华三千,不如我有一院清欢。
他们并没有因为看似下坡路的人生感到生活悲催得"一地鸡毛",反在不疾不徐的不懈进取里"其道大光",取得卓而不凡的成就,被世人高赞不已。
俄国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罗蒙诺索夫说,"现在,我怕的并不是那艰苦严峻的生活,而是不能再学习和认识我迫切要了解的世界。对我来说,不学习,毋宁死"。
海明威也道,"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可是后来,那些受过的伤终将长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
这就是古往今来,古今中外智者对生活理性思考之下选择阳光生活的最好态度,有不失幽默的自嘲,有坚毅生活的勇气,也有直面人生的庄严宣告。
这些都是如一粒尘埃的你我平平淡淡生活不可或缺的借鉴与指引。你我普通的生活,不也是一半烟火,一半清欢,还能"试图使别人生活得更幸福",不就是最美最好的生活吗?
学者曾鸣就曾说过,"生活是无字的书,眼光敏锐的人看得见精彩的词句;书是有字的生活,感情丰富的人才能深刻领悟"。
就让我们生活在这本无字的书里,快乐地拥抱星辰大海,为志同道合的人照亮远方,努力做到"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唯斯人,吾谁与归?时兔年三月二十三日于象山脚下。